• 第二个字是行的成语 (155个)

    121

    修明

    成语拼音:
    xué xíng xiū míng
    成语解释: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都很特出
    成语出处:
    《北史·崔鉴传》:“父绰,少孤,学修明。”
    122

    夜归

    成语拼音:
    xīng xíng yè guī
    成语解释:
    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
    成语出处:
    《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123

    夜宿

    成语拼音:
    xiǎo xíng yè sù
    成语解释:
    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夜宿无辞惮。”
    124

    夜住

    成语拼音:
    xiǎo xíng yè zhù
    成语解释:
    见“晓夜宿”。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旭词毕,作别亲友,起程而。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不则一日,来到东京。”
    125

    肘步

    成语拼音:
    xī xíng zhǒu bù
    成语解释:
    膝盖和胳膊肘着地走;匍匐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与别人平起平坐。
    成语出处: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肘步。”
    126

    逐队

    成语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成语解释:
    犹言成群结队。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成队。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众人寻逐队,各据坐头,讨浆索酒。”
    127

    不贰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èr
    成语解释:
    犹言言一致。
    成语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不贰。”
    128

    不符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fú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不类,始终相悖。”
    129

    被绣

    成语拼音:
    yè xíng bèi xiù
    成语解释:
    谓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谁知之者?”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谁知之者?”
    130

    抱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ào yī
    成语解释:
    犹言言一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道述》:“言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131

    不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yī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132

    舍藏

    成语拼音: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语解释: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33

    鹅步

    成语拼音:
    yā xíng é bù
    成语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缓慢。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鸭步鹅。”
    134

    计从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jì cóng
    成语解释:
    同“言听计从”。
    成语出处:
    《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135

    若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ruò yī
    成语解释:
    见“言抱一”。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若一,情貌相副。”
    136

    舜趋

    成语拼音:
    yǔ xíng shùn qū
    成语解释:
    《荀子·非十二子》:“禹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成语出处:
    《荀子·非十二子》:“禹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137

    示威

    成语拼音:
    yóu xíng shì wēi
    成语解释: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
    成语出处: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示威,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
    138

    无成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成语解释:
    疑:怀疑,犹豫。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
    《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无成,疑事无功。”
    139

    无成,疑事无功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无成,疑事无功。”
    140

    无急步

    成语拼音:
    yuǎn xíng wú jí bù
    成语解释:
    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务,不能急躁
    成语出处:
    《后西游记》第十回:“远无急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 第二个字是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