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字是钟的成语 (21个)

    1

    暮鼓

    成语拼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
    宋 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暮鼓无休时。”
    2

    长弃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成语解释:
    见“黄锺毁弃”。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长弃奈何!’”
    3

    大吕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dà lǚ
    成语解释:
    :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4

    大吕

    成语拼音:
    hóng zhōng dà lǜ
    成语解释:
    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
    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5

    毁弃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成语解释:
    毁:毁坏;弃:抛弃;黄: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6

    毁弃,瓦釜雷鸣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
    成语解释:
    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7

    毁弃,瓦缶雷鸣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成语解释:
    :大;瓦缶:瓦锅。黄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8

    为铎

    成语拼音:
    huǐ zhōng wéi duó
    成语解释:
    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成语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为铎。”
    9

    瓦釜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ǔ
    成语解释: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0

    瓦缶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ǒu
    成语解释:
    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11

    陈鼎

    成语拼音:
    jī zhōng chén dǐng
    成语解释:
    :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成语出处:
    《史记 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
    12

    鼎食

    成语拼音:
    jī zhōng dǐng shí
    成语解释:
    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13

    列鼎

    成语拼音: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成语解释:
    汉张衡《西京赋》:“击鼎食,连骑相过。”,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列鼎”或“鸣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鼎食,连骑相过。”
    14

    食鼎

    成语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成语解释:
    见“鸣列鼎”。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鼎食,连骑相过。”
    15

    掩耳

    成语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16

    吹螺

    成语拼音:
    zhuàng zhōng chuī luó
    成语解释:
    螺:法螺,佛教乐器,用海螺壳制成。形容做佛事
    成语出处:
    唐·韩愈《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吹螺闹宫廷。”
    17

    伐鼓

    成语拼音:
    zhuàng zhōng fá gǔ
    成语解释:
    奏乐,指寺院的晨暮鼓
    成语出处:
    柳亚子《论诗五绝答鹅雏》:“撞伐鼓几人知?王薼清言世已非。”
    18

    击鼓

    成语拼音:
    zhuàng zhōng jī gǔ
    成语解释:
    奏乐,指寺院的晨暮鼓
    成语出处:
    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击鸣鼓。”
    19

    暮鼓

    成语拼音:
    zhāo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
    佛寺晨撞,暮击鼓以报时。
    成语出处:
    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20

    舞女

    成语拼音:
    zhuàng zhōng wǔ nǚ
    成语解释:
    :奏乐;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疑》:“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毕戈驰骋,撞舞女,国犹且存也。”
    * 第二个字是钟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