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523个)

    161

    荟萃

    成语拼音:
    huì cuì yī táng
    成语解释: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堂:指在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成语出处:
    162

    轰动

    成语拼音:
    hōng d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轰动:同时惊动很多人。指在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多用来形容影响大。也作“哄动时”。
    成语出处:
    鲁迅《马上日记》:“治好了走出,没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轰动时了。”
    163

    恒河

    成语拼音:
    héng hé yī shā
    成语解释:
    比喻极其渺小。
    成语出处:
    清·各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沙,沧海粟。”
    164

    欢聚

    成语拼音:
    huān jù yī táng
    成语解释:
    欢乐地聚集在起。
    成语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堂。”
    165

    槐南

    成语拼音:
    huái nán yī mè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成语出处:
    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梦中。”
    166

    黑漆

    成语拼音:
    hēi qī yī tuán
    成语解释:
    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点光明。或对人对事无所知。
    成语出处:
    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团的结尾。”
    167

    浑然

    成语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成语出处: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168

    会心

    成语拼音:
    huì xīn yī xiào
    成语解释:
    会心:领悟,领会。领会对方的意思而微笑
    成语出处:
    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笑。”
    169

    毁于

    成语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下子被毁灭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朝毁之。”
    170

    胡越

    成语拼音:
    hú yuè yī jiā
    成语解释:
    喻居地远隔者聚集堂。犹言四海家。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家,自古未有也。’”
    171

    慌做

    成语拼音:
    huāng zuò yī duī
    成语解释:
    慌:惊慌。惊慌得乱成团,理不清头绪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众兵都在烂泥里慌做堆。”
    172

    混作

    成语拼音:
    hùn zuò yī tán
    成语解释:
    见“混为谈”。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中国近来每与柔术混作谈,其实是两件事。”
    173

    季布

    成语拼音:
    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诺。”
    174

    禁鼎

    成语拼音:
    jìn dǐng yī luán
    成语解释:
    御用鼎器中的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成语出处:
    明沈鲤《序》:“嗟乎,斯亦禁鼎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175

    九鼎

    成语拼音:
    jiǔ dǐng yī sī
    成语解释:
    同千钧发,比喻非常危急
    成语出处:
    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丝之悬。”
    176

    及锋

    成语拼音:
    jí fē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及:趁着;锋:锋利。趁锋利的时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听见了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部,总想及锋试,雯青也是其中的个。”
    177

    举国

    成语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
    全国上下,团结致。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致的抗日阵线。”
    178

    九合

    成语拼音:
    jiǔ hé yī kuāng
    成语解释: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179

    见骥

    成语拼音:
    jiàn jì yī máo
    成语解释:
    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成语出处: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见骥毛,不知其状;见画色,不知其美。”
    180

    济济

    成语拼音:
    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起。
    成语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 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