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功的成语 (26个)

    1

    毕其于一役

    成语拼音: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语解释: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成语出处:
    孙中山《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于一役。”
    2

    成语拼音:
    gōng gǒu gōng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立的战将和指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人也。”
    3

    汗马

    成语拼音:
    hàn mǎ gōng jì
    成语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闻讣》:“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马绩。”
    4

    汗马

    成语拼音:
    hàn mǎ gōng láo
    成语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5

    九转

    成语拼音:
    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
    成语出处:
    《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6

    开国

    成语拼音:
    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语解释: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劳的人。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7

    力倍

    成语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
    指事倍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半。”
    8

    劳苦

    成语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成语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劳。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9

    面壁

    成语拼音:
    miàn bì gōng shēn
    成语解释: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10

    马到

    成语拼音:
    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
    见“马到成”。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成,奏凯而还。”
    11

    马上

    成语拼音:
    mǎ shàng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
    指凭武建国
    成语出处:
    宋 王安石《嘲叔孙通》诗:“马上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纶。”
    12

    事半

    成语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语解释: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效。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必倍之。”
    13

    事倍

    成语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
    事:做事;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必倍之。”
    14

    事半

    成语拼音:
    shì bàn gōng bǎi
    成语解释:
    同“事半倍”。
    成语出处: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15

    事捷

    成语拼音:
    shì jié gōng bèi
    成语解释:
    事情易办而效很大。
    成语出处: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既示必死之期,又开可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倍。”
    16

    水磨

    成语拼音:
    shuǐ mó gōng fū
    成语解释: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17

    身退

    成语拼音:
    shēn tuì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
    业成就,退隐家园。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8

    行成

    成语拼音:
    xíng chéng gōng mǎn
    成语解释:
    行:道行;德。指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
    成语出处:
    金·王喆《夜行船》词:“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满。”
    19

    行满

    成语拼音:
    xíng mǎn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
    行:道行;德。指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得道成仙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乃李云卿行满成之日,冲霄得道之时。”
    20

    只要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
    成语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第三个字是功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