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搔的成语 (6个)

    1

    扒耳

    成语拼音:
    bā ěr sāo sāi
    成语解释: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2

    隔靴

    成语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成语解释: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痒。’”
    3

    爬耳

    成语拼音:
    pá ěr sāo sāi
    成语解释:
    急切无奈貌。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要使他爬耳腮,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4

    头痒

    成语拼音:
    tóu yǎng sāo gēn
    成语解释:
    头痒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头痒跟,无益于疾。”
    5

    膝痒

    成语拼音:
    xī yǎng sāo bèi
    成语解释:
    膝部发痒,却去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背。”
    6

    抓耳

    成语拼音:
    zhuā ěr sāo sāi
    成语解释:
    见“抓耳挠腮”。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腮。”
    * 第三个字是搔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