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文姬文言文翻译(《帮你轻松学文言》中《蔡文姬》的翻译)

    1.《帮你轻松学文言》中《蔡文姬》的翻译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译文】

    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坐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蔡文姬文言文翻译注释,蔡文姬求情文言文翻译,蔡文姬文言文原文翻译

    2.文言文蔡文姬的翻译

    《蔡文姬》译文

    陈留人董祀的妻子,是同乡蔡邕的女儿,名叫琰,字文姬。她博学有才,又精通音律。嫁给河东人卫仲道。后来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女,就又回到娘家。兴平年间,天下动乱,文姬被胡人的骑兵俘获,沦落到南匈奴左贤王手中,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曹操向来和蔡邕交情好,痛心他没有后人,就派使者用金银宝玉把她赎回来,重新嫁给董祀。

    董祀做屯田都尉,犯法该判死罪,文姬到曹操那儿去为这事求情。当时公卿、名士以及远方的使者宾客坐满了一屋子,曹操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头,今天让各位见见她。”等到文姬进来,蓬着头,赤着脚,叩头请罪,声音清亮,很会说话,那意思非常辛酸悲哀,大家都因此而变了脸色。曹操说:“我确实同情你(和董祀),但是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文姬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俊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舍不得让人骑一匹快马(追回文书),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了,就追回判决的文书,原谅了董祀的罪过。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又赐给她头巾和鞋袜。曹操又问道:“听说夫人家里原来有很多的古典书籍,还能记得起来吗?”文姬曰:“从前我过世的父亲留下的书籍四千余卷,因我远离家乡处境艰难,没有能保存下来的,现在能记得背诵出来的,才只有四百多篇罢了。”曹操说:“现在我应该派十个书吏到你那里去抄写。”文姬说:“我听说男女有别,按照礼制男女之间不能亲口传授。请给我纸笔(自己抄写),是用楷书还是草书全听您的命令。”于是就(凭记忆)抄写,送给曹操,文章没有遗漏和错误。后来她感伤自己悲愤的遭遇,写了两首《悲愤诗》。

    文言文,翻译,蔡文姬

    3.蔡文姬的悲愤诗的原文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所作。

    原文: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徵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译文: 汉末王朝权力失控,董卓专权乱了纲常朝政。他一心密谋杀君夺位,首先杀害了汉朝的好多贤臣。

    然后又焚烧洛阳宗庙宫室,逼迫朝廷西迁旧都长安,挟持幼主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内诸侯联盟发动正义之师,希望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出兵函谷关东下平原,他们来势凶猛盔甲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平原地区的人软弱不强,抵抗不了来犯的北方胡羌。

    胡羌乱兵践踏了野外的庄稼,围攻了城池,乱兵所到之处残害的百姓家破人亡。他们疯狂砍杀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

    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捆绑着抢来的妇女。在漫长的路上不停地驱马西进直入函谷关,西进的道路险峻遥远,所以行进十分艰难。

    被虏掠的人回望来路两眼墨黑迷茫不清,肝脾早已伤透如同烂泥。被掳掠者数以万计,胡羌兵不允许她们集中住在一起。

    如有亲人们偶然相遇,想说句话却又不敢吭气。只要使他们有一点的不如意,马上就说“杀死俘虏不要客气,正当刀刃有空闲,我辈本来就不想让你们活下去。”

    这时候难道还会有谁把性命顾惜,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辱骂的恶语。有时他们顺手举起棍棒毒打,连骂带打交并齐下。

    白天嚎哭着被迫走路,夜里无奈地悲哀坐泣。想死死不成,想活却没有一点希望。

    老天啊!我们有什么罪过?让我们遭此恶祸! 边地荒蛮和中原不一样,人性粗俗不讲道德礼仪。住的地方长时间盖满霜雪,北风不分春夏呼呼刮起。

    每当北风翩翩卷起我的衣裳,萧萧震入我的耳朵。就会激起我对父母的思念,这样的哀怨和叹息长此以往不能止息。

    每当有客人从外地到来,听到后我很是欣慰,急忙忙迎上前打听家乡的消息,却被告知说不是乡人邻里。想不到徼幸能满足平时的心愿,很庆幸亲人能来把自己接回家去。

    难得自己有幸可以解脱回去,可面对的是抛弃儿子的诀别。天性中母子心连着心,心想着分别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遇,从今后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亡,我们母子将永远的天各一方,我怎么能忍心与儿子辞别。

    儿子跑上前来抱住了我的脖子,问:“母亲啊,你要到哪里去?有人告诉我母亲将要离去,难道说走后还能够再回来相聚!阿母你一贯的善良仁慈,今天你为什么变得这么无情?我还没有长大成人,为什么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见儿子这样的苦苦哀求,我的五脏崩裂一样的沉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哭泣着用手抚摩着我的儿子,当要出发时我多次返回去犹豫不决。

    还有同时掳掠来得同伴们赶来相送与我告别,她们羡慕并痛惜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回去,哀叫声哭喊声伤痛欲绝。马儿为此悲哀的立在那里不走,车儿为此悲哀的轮子不转。

    围观的人都在跟着抽搐,过路的人也为此感动低泣。 走啊走啊割断了母子依依不舍的情感,疾速的行走一天比一天遥远。

    漫长的道路阻隔啊,什么时候我们母子再能交相见面? 想想从我腹中生出的儿子啊,我心中撕裂一样的疼痛。到家后发现家人早已死绝,甚至没剩下一个姑表亲戚。

    城里城外一派荒芜变成了山林,庭院和屋檐下长满了艾草和荆棘。眼前的白骨分不清他们是谁,横竖交错没有覆盖掩埋。

    出门听不到人的声音,只有豺狼呜嚎哭叫。孤零零对着自己的影子,不停的哭喊声撕肝裂肺。

    爬到高处向远方望去,突然觉得魂魄出窍飞逝离去。奄奄一息好像是寿命将尽,旁人们相继安抚宽慰。

    挣扎着睁开眼睛又勉强活了下去,虽然没死可又有什么希冀?把命运寄。

    4.天才训练题4

    《蔡文姬》的翻译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

    蔡文姬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