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语段翻译(高中文言文助读15—50篇翻译)
1.高中文言文助读 15—50 篇翻译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16.陆游筑书巢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 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 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 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 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 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象鸟窝。”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
”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 苦于没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 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 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 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
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
匡衡于是就在一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 当地 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 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 读遍主人的书。”
主人感叹,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
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象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象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象点燃蜡烛的光亮。
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 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
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叶廷圭与《海录》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 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
常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
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
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
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 26。
2.[跪求]高中文言文百段55
55.子馀造船 越王派他的大夫子馀造船。
船造好了,有一贾人要求做掌管船只的官,子馀不任用(他)。贾人离开(越国)到吴国;通过王孙率来谒见吴望王,并且说越大夫(子馀)不能任用人才。
过了几天,王孙率和贾人在江边观察,(这时)飓风打作,江中船只纷乱,(贾人)便指着某些船向王孙率示意,并说:“某船将要颠覆,某船不会翻沉。”(事实)没有像他说的一样。
王孙率对贾人(的才能)十分惊奇,向吴王推荐(他),(吴王)任命贾人为舟正。越人听说子馀被任为舟正,怨恨子馀。
子馀说:“我不是不知晓(他)啊。我曾和贾人相处;此人喜好夸耀,说这越国人没有像自己一样的。
我听说喜欢夸耀的‘经常这样的一定以次赞美奉承;说人没有像自己一样的,审察他人一定精明,而审视自己一定愚昧不明。现在吴国重用贾人,败坏吴国大事的,一定这个人啊!”越人不相信子馀的这番话。
不久,吴国攻打楚国。吴王让贾人驾驭余皇这船。
船浮沉于江湖间,(最后)被逼近扶胥江口,沉没在那里。越人这才佩服子馀的明哲,并且说:“假使这贾人没有试着驾驶船而死去,那么子馀大夫受到缺德人的指责,即使是掌管刑法的皋陶(也)不能让他恢复正名。
56.以人为镜 魏征卧病在床,皇上派遣使者去问讯,还把药品赏赐给他,送药问病的人络绎不绝,在路上彼此都能望见。皇上还派遣中郎将李安留宿在魏征的府第,魏征的一动一静都要知道。
皇上又和太子一同到魏征的府邸,指着衡山公子要把她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戊辰,魏征去世,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去奔丧,并且派了手执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乐队,让魏征葬在昭陵。
魏征的妻子裴氏说:“魏征生平俭朴,现在用一品羽仪的规格安葬他,这不是死去的魏征的志愿。”通通推辞不接受,用布车装载灵柩去安葬。
皇上登上苑西楼,远远地望着哭着尽现哀痛之情。皇上又亲自拟订了碑文并替他写在石碑上。
皇上不停地思念魏征,对他的侍臣们说:“人们把铜作为镜子,可以使衣冠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清历朝的兴衰隆替,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败得失。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57衣绣夜行 过了几天,项羽领兵向西进入咸阳,大肆屠杀,杀死已降的秦王子婴;焚烧了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
又搜掠了秦的金银财宝、妇女美人,领兵东向。有人向项王建议说:“关中有崤山、函谷关作为屏障,四面都有要塞可守,土地肥沃富饶,适宜于建立国都,完成霸业。”
项王看到秦的宫室被烧得残破不堪,又怀念家乡,一心东归,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好象穿着锦绣的衣服夜间行走,有谁知道!”那个提建议的人说:“人家说楚国人就象猕猴戴帽子,的确如此。”项王听到了,就烹死了那个人。
项王派人向怀王报告。怀王说:“按照原来的约定办。”
于是项王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打算自己称王,就先封各将相为王。
对他们说:“天下初起义时,姑且立诸侯的后代为怀王以讨秦王。然而披坚甲持锐利的兵器首举大事,三年来,风餐露宿,灭秦定天下的,都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籍的功劳。
义帝无功,应当分割他的土地,封大家为王。”诸将都说:“好”。
项王就分割天下,立诸将为侯、为王。项王平定了东方,回军向西,也驻军广武,跟汉帝对垒,相持数月。
当时彭越在梁地屡次反攻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项王很忧虑,就把太公放在高案上,对汉王说:“如不赶快投降,我就烹了太公!”汉王说:“我和你都是怀王的臣子,怀王要我们两人结为兄弟,因此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一定要烹你的老子,就希望你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王怒,要杀太公,项伯说:“天下大事还未能预料,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家的,杀了他没有好处,只能增加祸患。”
项王依从了他。58.运筹帷幄 汉高祖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张良未曾立过战功,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于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
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
陛下采用我的计策,侥幸地偶然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风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同分封。
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洛阳南宫里,从复道上远远地看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说话。
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呢。”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你所亲所爱的像萧何、曹参这些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所怨恨有仇的。
现在军吏在统计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帮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被陛下怀疑,因平时所犯的错误而被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于是忧愁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陛下生平最憎恨的人,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怨,曾经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
3.文言文语段翻译
1卫鞅从魏国逃到秦国,秦孝公任用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雷厉风行,公平无私。惩罚,不忌避威势强大的贵族;奖赏,不偏私关系特殊的亲信,法令实施至于太子,依法处治。师、傅犯法,处以黥,劓之刑,一周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但刑罚严酷,缺少仁恩,只是用强力压服人而已。
孝公实行商君新法十八年后,重病卧床不起,打算传位给商君,商君辞谢不受。
孝公死后,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告老还乡。有人游说惠王说:“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王的法令。这样,君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况且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人,希望大王想办法对付他吧。”
商君害怕受诛,想返回魏国。秦人不许他出境,说:“商君的法令很严厉。”因此不能出境,他走投无路,只好返回。惠王即以车裂的极刑处死了商鞅,而秦国人并不表示同情。
余下的一个我也不知道。!!!
4.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
家中世代为望族并担任官职。阳球擅长击剑,骑马射箭的本事很高。
但天性严厉,喜欢申不害、韩非的学术。郡中有位官员侮辱了他的母亲,阳球纠集了几十名少年将这个官吏和全家杀死,自此阳球出了名。
起初,他被举荐为孝廉,补任尚书侍郎,阳球熟悉精通过去的典章制度,他起草的奏章和判决意见,经常被尚书推崇信赖。后出京担任高唐令,因他严厉苛刻超过法理,太守将他拘捕并向朝廷弹劾阳球,赶上大赦被释放。
阳球被司徒刘宠召为属官,成绩推为优异。九江山中贼寇作乱,连续几个月不能平息。
三府向皇帝推举阳球具有治理奸恶的才能,朝廷任他为九江太守。阳球到郡,制定策略,将凶恶的贼寇全部击败消灭,逮捕了郡内的奸恶官吏,将他们全部杀死。
调任平原相。当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上书列举长官属吏当中苛刻残酷和贪污受贿的人,将这些人全部免职。
阳球因犯严酷罪,被征召去廷尉府受审,应当免职。灵帝因为阳球在九江时有功,所以任命他为议郎。
当时中常侍王甫、曹节等人奸恶肆虐,玩弄权术,煽惑朝廷内外,阳球曾经拍着腿发怒说:“要是阳球做司隶校尉,这些人怎么能放过呢?”光和二年,阳球调任司隶校尉。王甫在家休假,阳球到宫中感谢皇帝恩德,进言要求逮捕王甫和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人,以及这些人的儿子兄弟中担任太守县令的人,说他们邪恶狡猾,恣意妄为,其罪恶够得上诛灭整个家族。
太尉段颎谄媚依附被皇上宠幸的坏人,应当一并处死。结果将王甫、段颎等人全部逮捕,送往洛阳监狱,被抓时还有王甫的儿子永乐少府王萌、沛国相王吉。
阳球亲自到监狱拷打王甫等人,五种酷刑全部用遍。王萌对阳球说:“我父子既然将被杀头,希望能给老父亲稍许减轻点酷刑。”
阳球说:“你们的罪恶不可言状,死了不能消除罪责,竟然想请求宽容吗?”王萌于是骂道:“你以前像奴仆一样侍奉我父子,奴仆竟敢反叛你的主人吗?今天你折磨我们,你将自取其祸!”阳球要人用土堵住王萌的嘴,棍棒俱下,王甫父子都死在杖下。段颎也自杀。
阳球于是将王甫的尸体横放在夏城门示众,并写了很大的告示“贼臣王甫”。王甫家的财产全被没收,妻子儿女全被流放到比景。
当时为顺帝的虞贵人举行葬礼,朝廷的百官参加葬礼,回来时曹节见到王甫的尸体被摆在路边,很是感慨,擦拭眼泪说:“我们这些人能够自相残食,但怎么可以让狗来舔王甫的汤汁呢?”他对众常侍说,今天暂且全部进宫,不要回自己的家。曹节径自进宫,对皇帝说:“阳球原是残酷凶暴的官吏,以前三府上书说应当免去他的官职,因为他在九江时的微末功劳,又被提拔任用。
像他这种罪过很多的人,喜欢胡作非为,不宜让他当司隶校尉,以免放纵他的暴虐。”皇帝于是将阳球改任为卫尉。
当时阳球在外拜祭陵墓,曹节吩咐尚书下令传召阳球接受任命,不得耽搁诏书。这年冬天,司徒刘合与阳球商议逮捕拷问张让、曹节,曹节等人知道后,一起诬告刘合等人。
结果阳球被逮捕,送进洛阳监狱,本人被处死,妻子儿女流放边疆。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5.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1.省悟过去的错误已无法补救,明白将来(理想)还可以追求;看到了在迷途上并未走远,发觉当下才是对的而从前一切都是妄乱。
2.园中几条小径已经荒废,松树和菊花依然如旧。
8.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对待它们,也不怎么爱惜。
9.蛮横而不可一世的心理随着时日的流逝越来越膨胀。终于,连守边疆的军士不再忍耐下去了,起义的人们在函谷关骋驰,最后连根基都让起义的楚国人一把火烧了,实在可惜(怜)可叹。
10.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11.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水能载船也 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12.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
13.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为何一定要劳神费思,代替下臣行使职事,牢损耳目,有背无为而治的道理呢?
14.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的富豪人家 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还有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供养。
15.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是松是紧,这样就日益背离它的天性了。
16.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
17.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 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
累死我了,希望能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