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字叔皮文言文阅读题(在【后汉书班超传】中,班超,班彪,班固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1.在【后汉书 班超传】中,班超,班彪,班固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三人中,班彪与班固、班超是父子关系。班固与班超是兄弟关系。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 ) , 为大将军窦融从事 , 劝窦融支持光武帝。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班彪,实际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继续。其女班昭等又补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班彪的幼子。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评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2.《后汉书·班超传》之投笔从戎中班彪与班超是什么关系
文言文原文、翻译及答案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搬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 曾经给官府里当雇工写字,养活家里的人。时间很长,工作很劳累。有一次他停止工作,扔掉笔叹了一口气说:“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大的志向,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功,以博取封侯的地位,怎么能长久和笔砚打交道呢? ”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皇上听到了此事,便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执:操持,做。③研:通“砚”。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学习) ②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广泛搜寻)
③尝辍业投笔叹曰(停止) ④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罢官)
⑤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报酬)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与“不耻劳辱”中的“耻”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居家常执勤苦。
C.外连横而斗诸候。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两项是( )( )
A.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 B.卿弟安在 C.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D.立功异域 E.豫州今欲何至
4、“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 )
A.家境贫寒,班超常常替官府雇佣人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B.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C.家境贫寒,班固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D.家境贫寒,班固常常替官府雇佣人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5、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班超、班彪、班固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有哪三点比较突出?
1、C
2、A
3、B E
4、B
5、(1)班彪与班固、班超是父子关系,班固与班超是兄弟关系。
(2)胸有大志;孝顺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劳累之事,而且不认为是羞耻的。
望采纳!
3.求文言文翻译
1.班昭续《汉书》
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学识渊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背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坐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