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歌》文言文全解(《木兰歌》的译文,注意是木兰歌!!!)
1.《木兰歌》的译文,注意是木兰歌!!!
作品:木兰歌 年代:唐 作者:韦元甫 内容: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自己翻译的: 木兰抱着机杼叹嗟,问她为谁而叹?想要听她悲戚什么,木兰感激关心强颜欢笑父亲在征兵之列,然而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怎么能够走那么远的路,有儿子但尚且年少。 塞外的黄沙埋没马蹄,冷朔的寒风撕裂人的皮肤。
老父亲旧病复发,用什么支撑羸弱的病躯?木兰代替父亲出征,备好马匹为戎行。换掉女儿裳,洗却脂粉妆。
驾马奔赴军营,很快就成长为干练的将领。早晨屯在雪山下,傍晚露宿青海旁。
夜晚袭击燕军的支队,更俘虏了古西域的羌虏。将军凯旋,士兵重返家园。
父母见到木兰,喜极而泣。木兰享受着和父母重逢的喜悦,除却戎装整理丝竹。
过去是烈士英雄,现在是娇美佳人。 亲戚端起酒来恭贺父母,才知道生女和男子一样,门前过去的军都,十年共患难。
本来结拜兄弟交情,生死不渝的誓言。此时看见木兰,声音虽未变但容貌却变化了。
惊讶的不敢近前相见,叹息徒然唏嘘。世代有没有臣子心,能具备木兰一样的气节。
忠孝双全,千古名声不能湮灭。
2.木兰歌译文
织机的声音连绵不断,花木兰正在窗户下织布。听不到织机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想什么、回忆什么。木兰既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昨天晚上见到了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去东边买了匹好马,去西边买马鞍,去南变买笼头,去北边买马鞭。早上辞别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声音。次日早上,离开黄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脚下,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上,敌人骑的战马的声音。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渡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声音夹杂在北方的寒气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许多将军战死了,壮士很多年才归来。
回来见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册封了许多官职,赏赐了许多立功的将士。可汉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愿意远足,回故乡。
木兰父母知道女儿回来,忙出门相迎;木兰的姐姐知道妹妹回来,马上化妆;木兰的弟弟知道姐姐回来,忙杀猪宰羊。开开我房间的东门,坐在我的西边床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对着窗户整理头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去找朋友,朋友们都很吃惊:和木兰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雄兔静卧时,两只前脚时时爬骚;雌兔静卧时,两只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3.韦元甫的木兰歌的内容和翻译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
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
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
(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
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
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
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
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4.《木兰歌》的译文,注意是木兰歌
原文: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意思: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
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
早晨停马在雪上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
(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
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
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
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
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5.文言文木兰诗全文的翻译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译文二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7.《木兰诗》全文
木兰诗》原文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ē),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shì)买(mǎi)鞍(ān)貉(mò),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cè)勋(xūn)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z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huáng)。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
又称《木兰辞》。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古今乐录》。
后收入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一般认为是北魏与柔然战争中民间创作的作品。
关于木兰其人其事,文献虽有种种记载,但均属民间传说。这首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荣立赫赫战功后重返故乡的故事。
塑造了木兰朴素善良、骁勇刚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荣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全诗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精心选材,中心突出,繁简得当,语言刚健质朴,风格粗犷豪放,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
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写了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
我们不必把这个故事当成真人真事来考证。但有些研究者对这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地点的考证,我们大体是同意的:它即使经过唐人的修改,但应该是产生于北朝的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
这一时代的清况,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一)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社教; (二)当时战争频仍,在沙场战死的,兵慌马乱时被屠杀、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人民; (三)当时的赋税、徭役,特别是军事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 总之,这是鲁迅所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在这样的时代中,有《《木兰诗》所描写的木兰的形象,应该说是一个女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呢? 第一,木兰是一个经常“当户织”的劳动妇女。
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也就是都不能去服兵役,而又被迫不得不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冒着双重的危险——兵凶战危和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女扮男装去代父从军,这当然是英雄行为。征兵征到了老年人,木兰对这样的情况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于是以自己的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英雄行为来保全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
从这一行为可以看到木兰的舍己为人和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第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傅金柝,寒光照。
8.文言文木兰歌划分节奏,谢谢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
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
早晨停马在雪上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
(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
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
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
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
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9.木兰诗的解词 文学常识 原文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ē),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织布机的声音一遍复一遍,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听不见机杼作响,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 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买马匹和马鞍等乘马用具,在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在南市买驾驭马的嚼子、笼头和缰绳,在北市买长鞭。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木兰)凯旋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闺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注释 1. 唧唧(jī jī):织布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4. 惟:只。 5. 何:什么。
6. 军帖:军中的文告。 7.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马:为,为此。
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头: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3. 辞:离开,辞行。 14. 溅溅(jiān jiān):急水流动声。
15. 旦:早晨。 16. 但闻:只听见 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指战争。 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22.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
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
强,有余。 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 不用:不愿意做。 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 郭:外城。 32. 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3. 姊(zǐ):姐姐。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