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莲华漏铭文言文(苏轼在徐州莲华漏铭有怎样的为官之道?)
1.苏轼在徐州莲华漏铭有怎样的为官之道?
北宋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同年秋,到徐州不足半年的苏轼,就遇到了百年不见的黄河决口。面对汹涌而至的滔滔洪水,他没有丝毫copy的退缩,亲自指挥民众筑堤护城,他“结庐城上”,亲荷畚箕,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他的率领下,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使全城人免为鱼鳖,百姓欢声雷动,朝廷颁赐重奖。徐州这座故黄河边上的古老城市,历史上遭遇洪灾达200余次,无数次城毁屋塌,居民遭受灭顶之灾,惟独他以太守的身份率军民抗洪于城下。知
苏轼在徐州除了捍水抗旱、劝农耕桑等成就外,其首次成功地开发煤田,更是他在徐州建树的名垂千秋的历史功绩。徐州蕴藏丰富煤炭,但历来无人知晓,苏轼到任后,便不失时机地派人寻矿,终于在徐州西南五十里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丰道富的煤田。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歌颂徐州人民开采煤矿的壮丽诗篇《石炭并引》中写道:“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2.《徐州莲花漏铭》苏轼怎么翻译?
苏轼调任徐州。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
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
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3.女人五漏之体是指什么
文殊师利: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
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生财立业;四有安身之宝,善能辅君养亲;五有圣智之宝,善能决断是非;六有安邦之宝,举措上下皆从;七有定性之宝,善能亲贤袭圣,是名男子七宝之身。
何名五漏?一漏不能为身主;二漏不能为家主;三漏不能为人主;四漏不能为物主;五漏不能为圣主,是名女人五漏之体。
如来性是丈夫法
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说女性是”五漏之身”。什么是五障?五漏呢?
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从精神观点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盘经》里,佛陀说:
“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 “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过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辈是女人!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
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
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说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不是破除了吗?
4.徐州莲华漏铭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相似之处
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5.徐州莲华漏铭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相似之处
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6.数学的度量什么意思
【词目】 度量
【拼音】 dù liàng
【基本解释】
1.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
他有容人的度量
2. 有时也作“肚量”
3.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1. 用以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
《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郑玄注:“尺丈釜钟不得有大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 宋 苏轼《徐州莲华漏铭》:“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於度量与权衡。”
2. 指事物的长短、大小等特征。
《文子·自然》:“ 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故天圆不中规,地方不中矩。”
3. 规格;标准。
《墨子·明鬼下》:“是何珪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浄洁也?”《文子·上义》:“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汉书·谷永传》:“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实以定德。”
4. 限度,限量。
《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朱子语类》卷十八:“殊不知致知之道,不如此争迫;须是宽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通贯。”
5. 法度。
《管子·权修》:“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韩非子·难二》:“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 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 高祖 开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汉书·景帝纪》:“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6. 器量;涵养。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盖有过人者矣。” 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公,南京人,慷慨有节,以度量容天下。”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群臣见昭王度量宽洪,莫不大悦。”清 李渔《奈何天·软诓》:“亏得你度量宽宏能受;我设身处地,委实难留。”
7. 估计;思量。
《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
8. 犹度支。指规划计算(财政收支)。
《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
9. 测量。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宁可度量?”《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10.指人的器量,胸襟。柳宗源《柳常侍行状》:“惟公质貌魁杰,度量宏大。”
7.一任流年似水东古诗原文
全诗如下:
一任流年2113似水东,
莲华凋处5261孕莲蓬。
天池若有人相4102待,
何惧扶摇九万风。1653
这首诗是叶嘉莹先生在逐句解释了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一诗后如此感慨,把李商隐的诗改了。叶嘉莹说,尽管年华消逝,一年比一年老去,但只有莲花凋落的时候,花中莲蓬才能成熟。“只要我的理想和愿望能够完成,只要我的努力能够留下一点点影响,能够留下一些中华诗词的种子,那么纵有九万里狂风的艰难困苦,我也是不怕的。”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作者:唐·李商隐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