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精选(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1.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2.初中语文古文重点篇目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精选篇目
2018-12-12 16:35:45
文/许君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必考的一部分,学生一定要在平常空闲时间将重点文言文知识背诵熟练,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精选篇目,仅供大家参考。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行道人弗受,蹴尔而与,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美、妻妾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受,今为宫室美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奉而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此谓失其本心。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这乘。战于长勺。公将鼓。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曰:“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妾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妻私臣,臣妾畏臣,臣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臣莫不畏王,四境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后,时时而间进;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以上就是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精选篇目,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初中必背古文有哪些?
H版(7-9年级) ■7年级(上):爱莲说、陋室铭、卖油翁、两小儿辩日、周亚夫军细柳 ■7年级(下):教学相长、河中石兽、扁鹊见蔡桓公 ■8年级(上):少年中国说(第三段)、小石潭记、核舟记、去私、口技、山居秋暝、回乡偶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清平乐·村居、游山西村、元日 ■8年级(下):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桃花源记、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虞美人、浣溪沙、如梦令、西江月 ■9年级(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小重山、山坡羊·潼关怀古、弈喻、干将莫邪、池州翠微亭、渔家傲、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舟夜书所见、黄鹤楼、泊秦淮、书湖阴先生壁、论诗(各领风骚数百年)、山园小梅 ■9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岳阳楼记、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登泰山记、夜月、赤壁、题破山寺后禅院、观沧海、青玉案·元夕、子夜吴歌、武陵春、咏煤炭、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过零丁洋 S版(7-9年级) ■7年级(上):石壕吏、卖炭翁、扁鹊见蔡桓公、周处、童区寄传 ■7年级(下):愚公移山、狼、小人无朋 ■8年级(上):核舟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爱莲说、陋室铭、别董大二首(其一)、咏柳、游园不值、论诗、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年级(下):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第三、四、五段)、孔子论学(五则)、江雪、忆江南、宿建德江、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观书有感 ■9年级(上):春望、古从军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武陵春、少年中国说(第三段)、捕蛇者说(第四段)、枫桥夜泊、清平乐·村居、黄生借书说、马说、渔歌子、山居秋暝、望天门山、登科后、南园十三首(其六)、望岳、再经胡城县 ■9年级(下):曹刿论战、晏子使楚、周公诫子、出师表、河中石兽、勤训、乞不用赃吏、鹰、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韩冬郎(二首之一)、琴诗、元日、杨柳枝词、赠刘景文 新教材(7-9年级) ■7年级(下):黔之驴、黠鼠赋、狼、蝶恋花(伫倚危楼)、浣溪沙(一曲新词)、采桑子(群芳过后)、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一剪梅(红藕香残)、论诗(其二)、凉州词、题都城南庄 ■8年级(上):公输、两小儿辩日、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诉衷情(当年万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夜雨寄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横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竹枝词 ■8年级(下):活板、陈涉世家、答司马谏议书、小石潭记、花非花、过零丁洋、梅花绝句、早梅、蜀相、步出夏门行(其二) ■9年级(上):孔孟论学(前四则)、勉学(第二段后半段)、熟读精思、黄生借书说、问说、冷泉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满江红、春夜洛城闻笛 ■9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出师表、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第四段)、登泰山记、木兰诗、兰溪棹歌、和《淮上遇便风》、寄扬州韩绰判官 。
4.初中语文必背古文篇目有哪些
孔子语录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已亥杂诗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背的古文篇目,祝学习愉快。
5.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文
我把古文部分发上来,古诗的部分请到:/blog/static/192471920091112594170/ 观看,谢谢 古文部分 1、《论语》六则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欲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后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6.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 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② ③ (连云港) 答案: 1、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 2、D 3.A 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 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9题。 (海南省课改区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ang1 ) B、衔远山( xian2 ) C、互相轩邈( miao3 ) D、泠泠作响( ling2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答案: 6、A7、(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8、(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9、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三)、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0——14题:(岳阳市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