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鼎文言文(访问古文意思)

    1.访问 古文意思

    1 咨询;求教。

    《左传·昭公元年》:“ 侨 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杳 少好学,博综羣书, 沉约 、任昉 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签·孙承宗》:“年三十馀为举子,仗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2 寻访;打听。

    《北史·萧叡传》:“﹝ 叡 ﹞年至四岁,未尝识母。其母 魏 华阳公主 也。其从母姊 郑氏 戏谓曰:‘汝是我姨儿,何倒亲 游氏 ?’ 叡 因访问,遂失精神。”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 裴航 ﹞及抵京师,但以杵臼为念,或於喧哄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

    3 拜访;看望。

    《隋书·艺术传·韦鼎》:“ 高祖 尝从容谓之曰:‘ 韦世康 与公相去远近?’ 鼎 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

    2.求韦鼎传翻译

    意为: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从贼|为寇)?有规劝,惋惜的意思。

    语出《隋书韦鼎传》中韦鼎的话,原文为:“卿是好人,那忽作贼?".

    “开皇十三年,(韦鼎)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

    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

    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奸谋逗遛,其人惊

    惧,即自首伏。

    又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还去,妾盗珍

    物,于夜逃亡,寻于草中为人所杀。主家知客与妾通,因告客

    杀之。县司鞫问,具得奸状,因断客死。狱成,上于鼎,鼎览

    之,曰:“此客实奸,而不杀也。乃某寺僧眩妾盗物,令奴杀

    之,赃在某处。”即放此客,遣人掩僧,并获赃物。自是部内

    肃然,咸称其神,道无拾遗。寻追入京,顷之,而卒于长安,

    年七十九。”

    文言文

    3.“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意思是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从贼为寇?有规劝、惋惜的意思。

    出处:魏征 唐《隋书韦鼎传》

    原文:“开皇十三年,(韦鼎)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

    译文:开皇十三年,韦鼎担任光州刺史,用仁义之旨教育下属要为政清廉。光州有很多土匪豪强,外面看上去光鲜亮丽,背地里经常行为不轨,常常做劫匪盗贼的事情。韦鼎和他们见面时候说“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从贼为寇?”

    这里的「卿」 和「佳人」指得不一定是女生。只原本为志向高节或理想远大的人,后来自甘堕落的情形。是一个惋惜万分的叹息的句子。也意味的本来的良质美才被糟蹋了。

    扩展资料

    典故:

    韦鼎任光州刺史时,有个人外出做客,与主人家的妾私通。等到他回去,妾偷了珍贵的财物,在夜里逃亡,不久被人杀死在草丛之中。主人家知道客人与妾私通,于是控告客人杀害了妾。县吏经过审问,全部掌握了客人与妾奸通的罪状,便断处客人死罪。

    案子审理终结,上报州府。韦鼎看了案卷,说:「这个客人奸罪是实,但是并没有杀人。乃是某寺的僧人诱骗妾偷盗财物,然后命令寺奴杀死了她,赃物现在某处存放。」当即释放了这个客人,派人去捕捉僧人,同时查获了赃物。从此辖境内秩序整肃,路不拾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卿本佳人

    韦鼎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