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初二上册语文书里的文言文(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古文)

    1.上海 七年级 上册 语文 古诗 古文

    所有古诗:

    1)《小儿垂钓 》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高。(3)《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6)《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乡。(8)《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9)《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10)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3)《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14)《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5)《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16)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2.求语文书八上的文言文 古诗词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送友人 【唐】 ?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代)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言文,上册,上海,书里

    3.上海语文八年级文言文

    七年级(上) *卖炭翁 * 书湖阴先生壁 七年级(下) * 论诗(其二) 八年级(上) * 曹刿论战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八年级(下) * 陈涉世家 * 小石潭记 * 梅花绝句(陆游) *蜀相 * 步出夏门行(其二) 九年级(上) * 孔孟论学 * 黄生借书说 * 醉翁亭记 * 天净沙·秋思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观书有感 九年级(下) * 唐雎不辱使命 * 出师表 * 桃花源记 * 捕蛇者说 七年级第一学期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2大风歌 [汉]刘邦3出塞 [唐]王昌龄 4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游子吟 [唐]孟 郊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10绝句 [宋]李清照 1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李 白 12梅花 [宋]王安石 13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14石灰吟 [明]于 谦七年级第二学期 1鸟鸣涧 [唐]王维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3凉州词 [唐]王翰 4绝句 [宋]僧志南5乌衣巷 [唐]刘禹锡 6约客 [宋]赵师秀 7墨梅 [元]王冕 8新竹 [清]郑燮 9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10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12秋夕 [唐]杜牧八年级第一学期1长歌行 《乐府诗词》 2山居秋暝 王维 3回乡偶书 贺知章 4山中杂诗 吴均 5生查子 朱淑真 6题画梅 李方膺 7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9观猎 王维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13游山西村 陆游 14竹石 郑燮 15元日 王安石 16赠范晔 陆凯八年级第二学期 1城东早春 杨巨源 2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4社日 王驾 5对酒 秋瑾 6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7望江南 温庭筠 8旅夜书怀 杜甫 9蒹葭(节选) 《诗经》10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1渔歌子 张志和 12虞美人 李煜 13浣溪沙 晏殊 14夜雨寄北 李商隐15如梦令 李清照 16西江月 辛弃疾。

    4.上海 七年级 上册 语文 古诗 古文

    所有古诗:1)《小儿垂钓 》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高。(3)《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6)《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乡。(8)《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9)《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10)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3)《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14)《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5)《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16)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5.求上海市初中六年级至初二课本上的每周一诗及文言文

    六年级第一学期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5.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8.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0.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3.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4.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六年级第二学期1.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知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2.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6.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7.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三衢道中 [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1.凉州词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2.小园 [宋]陆游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13.小池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上海初二上册语文书里的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