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材料议论文(求篇文言文材料的话题作文)

    1.求篇文言文材料的话题作文

    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对于每个人来讲,独善其身显然要比兼济天下来得容易许多。对于个人来说,我们的力量实在是有限的,我们妄想用有限的力量去改变现实这个庞大的存在,这就是个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古至今,大凡成大事者均遵行这一守则,也就是对于自己的要求都是相当之严格,他们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挥到了极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没有更大的力量去兼济天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有什么事都要先想到自己,这当然不是在说大家要自私自利,而是就像古人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凡事都要先考虑自己是否有错误或者不当之处,从自身找到导致事情变故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的看问题,自省也不是要把事情所有的成因都归咎到自己的身上,而是说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责任;而不是明明自己没错,而把责任独揽。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自省发挥作用,然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人,让他们有正确的选择。

    从而达到兼济天下这一愿望的一小步。 我们要正视自己这一存在,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小看了自己。

    一滴水放到沙漠里他很快就会干涸,但一滴水放到小河里他就能汇聚成大海。就像现在这个时期,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我们要坚信自己就是国家这个大海里的一小滴水,我们努力的做好自己,这样就已经够了。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那么兼济天下就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

    今天,我们三省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是信念,是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痕,漫随天外风卷云舒。

    文言文经典议论文,文言文议论文作文,高中文言文议论文

    2.可否请您提供一些(约20个)文言文的事例,为高中议论文做素材?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而他的亲密战友文种,舍不得放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唐•卢仝《感古四首》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古可镂。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不要坐着徒自悲伤,就因为鱼儿没有让你钓上;给你的钓钩装上鱼饵,继续努力,不要沮丧 《礼记•中庸》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汉•贾谊 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

    世界环发大会主题词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 唐•马总《意林•文子》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2)事实论据 书法家的“墨池” 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从小苦练书法基本功而产生的“墨池”。有两处:一处是位于甘肃酒泉的张芝“墨池”。

    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当时人尊称为“笔圣”、“草圣”。他长年勤奋练字,刻苦磨练基本功,常在池边洗笔砚,结果将池水洗黑,色如墨水,故称“墨池”。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住地也有一个“墨池”。王羲之从小跟从书法家卫失人(铄)学书法时就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12岁时他就开始钻研书法论著。

    成人后,认真临摹名家手迹,因为日认练字不辍,笔砚就在属于前池塘里洗,天长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变成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视基础,基本功孔实,所以后来达到书法的高峰,被人尊为“书圣”。

    他诸体皆精,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所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石头磨成浆 齐白石老人有三绝:绘画、作诗、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朴质,刀法刚劲雄健,独树一帜。

    可他初学篆刻时,总是失败,不是走刀字坏,就是石碎器毁,常常不得要领,他向篆刻家铁安求教。铁安对他说:“南泉冲有的的石,你挑一担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担石头磨成石浆,印就能刻好。”

    齐白石司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求我狠练基本功啊!”于是,真从南泉挑回一担石头,日以继认地刻个不停,刻了磨,磨了再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篆刻艺术,终于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他的画、诗一样为世人称道。

    门采尔练画 德国著名油画家、版画家门采尔是靠自学成画家的。他平时苦练绘画基本功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有一天,人们看见他坐在一条臭水沟旁,行人觉得奇怪:休息也不能坐在臭水沟旁啊?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在作画呢!刚才他跨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此刻他就是专心画他那满是污泥的鞋子。门采尔无论走到那里,身上都带着画笔。

    见到什么感兴趣,就画什么,终日手不离笔。有人对他开玩笔说:“你大概患了绘画‘狂热症’吧?”门采尔诙谐地答道:“我希望我的这个病是绝症。”

    (3)理论论据 学者功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清•张伯行《学规类编》 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 宋•王应麟《小学绀珠》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 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根却不点地。 宋•朱熹《朱子文集•答胡宽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管子》 行者必近而后远。

    《墨子》 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这是学好数学的“秘诀”。 苏步青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中国谚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避孕药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劝学》 当攀登学问的高峰以前,先应该去学习它的ABC。 [俄]巴甫洛夫 知识的基础一定要凭阅读建立。

    [英]培根 18.机遇 (1)引言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它不相信眼泪,它与层懦、懈惰无缘。

    机遇稍纵即逝,目光敏锐、勇敢果决者常常能获得它。 机遇对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手里。

    (2)事实论据 诸葛亮待机而出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5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

    17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

    议论文,文言文,材料

    3.跪求;帮忙写一篇议论性文言文(根据以下材料)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

    文言文太难了 没人会呀 有篇现代文的 父亲是个搓澡工。

    我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我也会远远地走开。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用水冲凉澡,父亲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 ”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

    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丢脸。

    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出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写了几行字,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 语文老师问我的作文为什么仅仅写了那么几行字?我始终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写的。 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便不再去城里了。

    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儿去做买卖,便辞去了为别人搓澡的活儿。 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不打算去上高中了,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

    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吧,我说不用了,父亲便不作声,默默地在一边帮我拾掇行李。 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地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

    我一口回绝了父亲,连头也没回就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望了我许久。

    上高中的那一段日子是快乐的。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了,每次月末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着。 上高三的那年冬天,一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

    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便有些怅然。

    睡到后半夜的时候,听到院里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 父亲的棉帽子上挂着白白的霜,像圣诞老人一样。

    推门进来,他便笑眯眯地冲着我说,小子,看,给你买来了啥。说完后,父亲便从挎包里倒出几本书来,我一看,竟然是一整套的《高中各科复习综合训练》,我翻着崭新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不断地重复着:“好好学吧,好好学吧。 ”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异样感觉,后来我知道,那叫幸福。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

    一次,我见到了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

    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那年,我把你那次作文课的情况告诉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的澡堂里搓澡去了。 为了不让你知道,约莫你什么时候回家,他就什么时候提前等在家里,就连你们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你父亲那几年到底在忙什么……” 此后,我理解了父亲,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的虚荣给父亲带来了什么。

    是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我想珍藏起来,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其中的辛酸。

    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背吧。就在父亲给我搓背的那一刹那间,不知怎的,我竟哭了,而父亲也泪流满面……。

    4.求一篇文言议论文

    吾尝闻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不解,问之:“子贺我何故?”。叔向以栾氏祖孙异态于贫德之所归,述贫不可忧,无德者忧也矣。

    余闻此而感言,实孟老之言,成者,究其源归属若何?唯适曲折之境而就增其能所至也! 夫天地万物,适曲而成器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 君曾见绕山林之溪水乎?此溪之曲也。

    择直者,不为佳境,终不得游人慕名而往,然后名瞩于世,其为凡凡山水也;择曲者,遇阻不畏,或遇崖而飞溅千尺,得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或依山旁水,而育得两岸桃李竞相鸣放,深谷激流而遏飞舟,得游人流年忘返。 君亦曾见攀壁之蝼蚁乎?此行之曲也。

    择直者半道而坠,不易常路,万局归一,终不得越墙而观天外之景。择曲者虽负重而到远,得越壁而观宇宙之大。

    观物之形貌,成者,曲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莫不适曲而后直。

    玄僧之举,叔敖之仕,适曲而不辍;孙膑者,笃志不易,遭车裂而不气馁,于命轮之曲而择生,终著兵法,虽四面楚歌亦可杀敌突围,横扫千钧,令逆贼闻风而胆丧。 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遗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剑指中原,不胜不休,三出师表,得塑其名,而得后人以之作则。

    由是观之,曲者,多为逆逆境也。 唯壮志不言败者,可为上人。

    其逢小挫而环目四顾辄逡巡不敢前者,茫茫今古不可估量,而成其大业者未之有也。 乃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择偃旗者,三餐而返;择奋志者,虽疲与路遥终达目的。

    命途之行必有逆道,择温室者碌碌一生,后客死于阡陌之间不为后人知晓;择匍匐前进者,历千阻万险,待夜消晗来,沐浴清风,洋洋意得。 亦有寒号、喜鹊之流。

    择寒号者,择苟安而居于石穴,秋高天寒不免冻死;择喜鹊者,飞万里程觅百里枝,适暖思寒,建穴枝头乃过漫漫寒冬。 亦有深山黑石,忍煅烧之烈,而留得清白在人间。

    余由是而叹曰:适折之道,奋力而行以增所能,适曲之路口择何方而往,人各有志,未可强加。然成事者,则非适曲而不可得。

    故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居安而思危,适逆而不馁,笑怀人生,斗眼凡尘,何乐而不为之?此旷达而乐观也。

    5.一个古文材料 关于作文的

    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道路本来是平坦的,但陷入空想,抓住某点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到这个瞎子可以省悟了吧!

    【说明】这则寓言它告诫人们,不要固执已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对“盲子”来说,桥下可能是深渊,可能是激流,桥有多高,水有多深、多宽、多急,这些他一无所知,而且因为眼盲在他坠下之前也永远不可能知道。然而,与其说盲子是因为对桥下一无所知而恐惧,不如说他是怕自己掉下去性命不保。盲子到底还是害怕“死”这一事物本身!

    6.如何用文言文写材料性作文

    应试作文写成文言文的话,首先文言功底应该非常强尤其是虚词的运用,就算不熟悉各个虚词也应该有很好的语感。

    材料性作文写成文言的形式难度大一些因为文言的特点就决定了材料不可能跟现代白话一样丰富。比如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曰:斯大林乃好同志也。

    虽然不错但是不伦不类。最好可以熟练地拿出诸子百家的经典或者其他流传较广的散文或者事例。

    背会的东西用起来比较简单,叙述事例对写作者的要求比较高。 古体文章注重骈体、四六句和押韵。

    当然掌握这些并不容易,但只要掌握了就无疑是很出彩很优秀的文章。开篇要先叙述清楚写作的缘由和观点。

    也可以讲一个故事以发表观点的形式展开下文。文章中间结构要明确条例要清晰,最重要的是语言要流畅。

    如果语言晦涩不通顺的话不仅达不到以文言的美感取胜的目的反而有逞能之嫌。文中的事例尽量是中国的而且有一定权威和说服力容易让人深信不疑。

    引经据典很能吸引眼球也为文章增加了实体的东西。材料性的东西后边一定要有议论,这也是文言功底不同于转述的又一种能力。

    议论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文章收尾有时候是双刃剑。

    收的好了就算前边稍微差点整体也不会差,前边写好了收尾不好也有虎头蛇尾的不和谐感觉。尾段一般就是议论了,用干练的语言把主旨间接扼要表达清楚,总结出一些哲理性的规律是再好不过了。

    大致就这么多,还有疑问QQ联系吧。 【手工原创】。

    7.跪求;帮忙写一篇议论性文言文(根据以下材料)

    文言文太难了 没人会呀 有篇现代文的 父亲是个搓澡工。

    我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我也会远远地走开。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用水冲凉澡,父亲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

    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丢脸。

    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出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写了几行字,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语文老师问我的作文为什么仅仅写了那么几行字?我始终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写的。 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便不再去城里了。

    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儿去做买卖,便辞去了为别人搓澡的活儿。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不打算去上高中了,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

    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吧,我说不用了,父亲便不作声,默默地在一边帮我拾掇行李。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地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

    我一口回绝了父亲,连头也没回就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望了我许久。

    上高中的那一段日子是快乐的。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了,每次月末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着。 上高三的那年冬天,一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

    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便有些怅然。

    睡到后半夜的时候,听到院里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父亲的棉帽子上挂着白白的霜,像圣诞老人一样。

    推门进来,他便笑眯眯地冲着我说,小子,看,给你买来了啥。说完后,父亲便从挎包里倒出几本书来,我一看,竟然是一整套的《高中各科复习综合训练》,我翻着崭新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不断地重复着:“好好学吧,好好学吧。”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异样感觉,后来我知道,那叫幸福。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

    一次,我见到了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

    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那年,我把你那次作文课的情况告诉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的澡堂里搓澡去了。为了不让你知道,约莫你什么时候回家,他就什么时候提前等在家里,就连你们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你父亲那几年到底在忙什么……” 此后,我理解了父亲,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的虚荣给父亲带来了什么。

    是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我想珍藏起来,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其中的辛酸。

    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背吧。就在父亲给我搓背的那一刹那间,不知怎的,我竟哭了,而父亲也泪流满面……。

    文言文材料议论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