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谢鲲传文言文阅读(《晋书·谢鲲传》的全文及翻译)
1.《晋书·谢鲲传》的全文及翻译
原文: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玡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太始中,武帝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
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寻转怀令。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
骏辅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于河阳,善鼓琴,颇属文。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至是,宏为楚王
玮长史,专杀生之政。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朱振己就戮。岳其夕取急在外,宏之言玮,谓之假吏,故得免。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
山水,文清旨诣。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
初,芘为琅玡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省内谓秀曰:“孙令犹忆畴昔周
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
(选自《晋书·潘岳传》,有改动)
译文:
潘岳,字安仁,是荥阳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说他是和汉代终军贾谊一类的人。早年被征召到司空太尉府,被推举为秀才。太始年间,晋武帝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写了一篇赋来赞美这件事。
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才出任河阳令,自负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不久又转任怀县县令。潘岳频繁执掌二邑,勤于政绩。
调任补充尚书度支郎,迁任廷尉评,由于公事被免职。杨骏辅政时,选拔突出的吏佐,任用潘岳当太傅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也被除名。当初,谯地人公孙宏少年
丧父家境贫寒,寄居在河阳种田,善于弹琴,又很会写文章。潘岳当河阳县令时,爱惜他的才能技艺,对待他很厚道。至此时,公孙宏当了楚王司马玮的长史,主管
生杀大权。凡是追随杨骏的属官仆从都受到株连,同官署的主簿朱振已经被杀。潘岳当晚急事在外,公孙宏对司马玮说潘岳只是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所以才得以幸
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作《西征赋》,记述所经过之处的人物山水,文辞清雅旨趣深远。征补为博士,还未入召,便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不久又就任著作
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谄媚侍奉贾谧,每次等到贾谧出来,便总是跟石崇二人望着尘土下拜。设计陷害愍怀太子的文章,是出自潘岳之手。
贾谧有二十四个朋友,潘岳是排在最前头的一个,贾谧的《晋书》断限,也是潘岳的文辞。他的母亲多次训诫责备他说:“你应当知足,为何要贪求不已呢?”可是
潘岳最终还是不改贪求。仕宦之路已经不通,便作《闲居赋》。
2.晋书 谢鲲传 的翻译
王澄,字平子,晋代的有名人士,王衍的弟弟。
琅琊临沂人。在当时很有名,有着过人的勇敢和力量,权臣王敦很是顾虑畏惧,所以就把他杀害了,当时年仅四十四岁。
《晋书》第四十三卷有他的传记。王澄,字平子。
小时候就十分警醒觉悟,虽然还不能说话,看见别人的行为,就能明白别人的意思。王衍的妻子郭氏生性贪婪卑鄙,想叫奴婢去大路上扛粪。
王澄那年十四岁,劝说郭氏这样做不可以。郭氏大怒,对王澄说:“过去老夫人临终时,把你小子托付给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给你。”
所以就拉着王澄的衣服,想用棍子打他。王澄争脱后,越窗而逃。
王衍在当时十分有名气,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很有慧眼识人之才。王衍尤其看重王澄、王敦、庾岂攵,曾经对有头有脸的人士说:“王澄第一,王敦第二,庾岂攵第三。”
王澄也曾经对王衍说:“大哥外在很正直,可是锋芒太露了。”王衍说:“我真的不做不到象你一样深沉寡言。”
王澄因为这个渐渐有了名气。凡是王澄看过的文章,王衍就不再加以评价,只是说“这东西王澄已经看过了”。
年轻时便多次高居要职,渐渐升迁至成都王司马颖的从事中郎。宦官孟玖进谗言害死陆机兄弟,天下人十分痛恨。
王澄揭发孟玖的私底下的阴谋,劝司马颖杀了孟玖,司马颖于是杀了孟玖,贵族和百姓没有不说好的。等到了司马颖败亡,东海王司马越招揽他为司空长史。
因为迎驾有功,封为南乡侯。迁任建威将军、雍州刺史,王澄没有去履职。
当时王敦、谢鲲、庾岂攵、阮修都是王衍的亲戚和朋友,号称四友,喜欢与王澄一起玩乐,还有光逸、胡毋辅之等一起逍遥。大排筵席,大玩特玩。
晋惠帝后期,王衍提请王澄为荆州刺史、受领代表皇帝的持节都督,及南蛮校尉,王敦为青州刺史。王衍常常问问他们治国方略,王敦说:“应当事到临头随机而变,不可以事情好没发生就就议论。”
王澄却言辞显露锋芒,从不按常理出牌,一时间满座都大为叹服。王澄即将离开京城履职,几乎全朝廷的人都来了。
王澄见树上有喜鹊窝,于是脱衣爬上树,伸手抚摸着,神情十分严肃,就像边上没有人一样。刘琨对王澄说:“你外在看似散漫开朗,而内心却是一副侠肝义胆,以这种状态生活在现今社会,可能会不得好死。”
王澄沉默着不说话。 王澄到了荆州刺史任上后,日夜喝酒,不管政事,就算是敌寇犯边的重要军情,也满不在乎。
选拔出身低微的顺阳人郭舒就职别驾从事的官职,委任他州府的大事。 当时京城危急,王澄率军队,即将奔赴战场救国救难,但是狂风吹断了他的仪仗杆子。
正当王如进犯襄阳,王澄军的前锋到达宜城,派遣使者见襄阳太守山简,被王如的党羽严嶷所捕获。严嶷派人扮作从襄阳来的人来见自己,问这个人:“襄阳打下来了吗?”那人回答说:“昨天早上城池被攻破了,山简已经被抓住了。”
然后假装对王澄的使者看守放松,让他自己逃亡了。王澄听说襄阳失守,十分相信,就罢兵回来了。
后来得知实情而感到羞耻,推脱军粮运输不力,把罪名推诿给长史蒋俊,把蒋俊斩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晋升。 巴蜀难民散布在荆、湘的地方,与当地人起了纷争,于是杀了县令,屯居乐乡成为占山为王。
王澄派成都内史王机征讨。土匪们请求投降,王澄假意同意,而后又在宠洲袭击他们,把他们的妻子儿女做为赏赐给了自己的士兵,把八千余人淹死在长江中。
就这样益州、梁州的流民四、五万人,一时间都造反了,推举杜弢为首领,向南击破零桂,向东打到武昌,在巴陵大败王机。王澄也没有忧虑恐惧的意思,只是和王机日夜喝酒,玩投壶赌博的游戏,玩了数十局这才起身。
杀了当地富人李才,夺取李家的财产赏赐给郭舒。南平太守应詹急忙劝诫,王澄没有听从。
这样上上下下离心离德,内外都怨声载道而反叛。 王澄的名望虽然受损,但是依旧骄傲自得。
然后派军攻击杜弢,驻军在作塘。山简参军王冲在豫州反叛,自称荆州刺史。
王澄害怕了,派杜蕤守江陵。王澄逃到了孱陵,想找机会逃到沓中。
郭舒进谏说:“大人在荆州,虽然没有明显政绩,还没失去民心。现在在西边收容华容向义的军队,足可以擒到王冲这个小丑,为什么要自己逃跑。”
王澄只好听从。 最初,王澄命令武陵各郡一起讨伐杜弢,天门太守扈瑰驻军益阳。
武陵内史武察被武陵郡的少数民族所杀,扈瑰只能带着孤军回来。王澄大怒,让杜曾替代扈瑰。
少数民族首领袁遂,称扈瑰由他辟举为官的,借着为扈瑰报仇为名,袁遂举兵追击杜曾,自称平晋将军。王澄派司马毋丘邈征讨,被袁遂打败。
正好元帝召王澄做军谘祭酒,于是就应召就职。 当时王敦为江州刺史,镇守豫章,王澄路过时拜见王敦。
王澄过去很有名,比王敦要有名,士人百姓没有不倾慕他的。而且王澄勇敢和力量超人,一直被王敦所忌惮,王澄依然以前的态度羞侮王敦。
王敦更加愤怒,邀请王澄一起睡觉,暗地里想杀了他。而王澄左右有二十个亡命之徒,手持铁马鞭护卫,王澄自己也常常拿着玉枕防身,所以王敦没有机会得手。
后来王敦赐王澄和左右护卫喝酒,他们都喝醉了,借走王澄的玉枕看。于是王敦下床质问王澄:“为什么要与杜弢通敌写信?”王澄说:“事情自然可以验明。”
王敦想。
3.《晋书·华轶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华轶传》原文】 华轶,字彦夏,平原人,魏太尉歆之曾孙也。
祖表,太中大夫。父澹,河南尹。
轶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
东海王越牧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中,历振威将军、江州刺史。
虽逢丧乱,每崇典礼,置儒林祭酒以弘道训,乃下教曰:“今大义颓替,礼典无宗,朝廷滞议,莫能攸正,常以慨然,宜特立此官,以弘其事。军谘祭酒杜夷,栖情玄远,确然绝俗,才学精博,道行优备,其以为儒林祭酒。”
俄被越檄使助讨诸贼,轶遣前江夏太守陶侃为扬武将军,率兵三千屯夏口,以为声援。轶在州其有威惠,州之豪士接以友道,得江表之欢心,流亡之士赴之如归。
时天子孤危,四方瓦解,轶有匡天下之志,每遣贡献入洛,不失臣节。谓使者曰:“若洛都道断,可输之琅邪王,以明吾之为司马氏也。”
轶自以受洛京所遣,而为寿春所督,时洛京尚存,不能祗承元帝教命,郡县多谏之,轶不纳,曰:“吾欲见诏书耳。”时帝遣扬烈将军周访率众屯彭泽以备轶,访过姑孰,著作郎干宝见而问之,访曰:“大府受分,令屯彭泽,彭泽,江州西门也。
华彦夏有忧天下之诚,而不欲碌碌受人控御,顷来纷纭,粗有嫌隙。今又无故以兵守其门,将成其衅。
吾当屯寻阳故县,既在江西,可以捍御北方,又无嫌于相逼也。”寻洛都不守,司空荀籓移檄,而以帝为盟主。
既而帝承制改易长吏,轶又不从命,于是遣左将军王敦都督甘卓、周访、宋典、赵诱等讨之。轶遣别驾陈雄屯彭泽以距敦,自为舟军以为外援。
武昌太守冯逸次于湓口,访击逸,破之。前江州刺史卫展不为轶所礼,心常怏怏。
至是,与豫章太守周广为内应,潜军袭轶,轶众溃,奔于安城,追斩之,及其五子,传首建邺。 初,广陵高悝寓居江州,轶避为西曹掾,寻而轶败,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
既而遇赦,悝携之出首,帝嘉而宥之。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苟晞、华轶、胡毋辅之、庾珉、王裒传》) 【参考译文】 华轶,字彦夏,是平原(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魏太尉华歆的曾孙。
他的祖父华表,官至太中大夫。他的父亲华澹,官至河南尹。
华轶年轻时就很有才气,闻名于当世,博爱而交际广泛,当时人都称颂他。华轶初任博士,不断升迁任散骑常侍。
东海王司马越做兖州刺史,提拔华轶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307-313)历任振威将军、江州刺史。
虽然时逢“八王之乱”,但华轶仍然重视传统的礼仪典章制度,他设置儒林祭酒来弘扬儒学道统,传达教谕说:“今大道颓丧,礼法没有传承,朝廷也未予讨论,不能纠正,我常常因此感叹,觉得应当特别设立此官职,来弘扬此事。军谘祭酒杜夷,寄情玄妙幽远,坚定脱俗,才学精深博大,才能优秀,可以担任儒林祭酒。”
不久被东海王司马越檄令辅佐讨伐各路叛贼,华轶派前江夏太守陶侃为扬武将军,率三千兵马屯军夏口,作为声援。华轶在江州很有声望和恩泽,豪族儒士都用朋友的态度与他结交,深受江南百姓的爱戴,因乱而流亡江南的人都乐意归附他。
当时天子孤立危急,民变四起,但华轶有匡扶天下的志向,派人到洛阳上贡时,严格按照臣子的礼仪要求自己。华轶对(他派去的)使者说:“若通往洛都的路阻断了,可以进献给琅邪王司马睿,来表明我是司马氏的臣子。”
华轶自认为受洛阳朝廷(晋怀帝)所任命,又为寿春所统领,而当时洛阳朝廷(晋怀帝)尚在(洛阳),不肯接受司马睿的指令,属下郡县的官吏大都劝谏华轶但都未获接纳。华轶说:“吾想见到皇帝的诏书罢了。”
司马睿于是派扬烈将军周访率兵驻屯在彭泽(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东)防备华轶,周访经姑孰,著作郎干宝见到了问他,周访说:“我受上级官府的指令,让我驻屯彭泽,彭泽是江州的西门。华彦夏有忧虑天下之至诚之心,不想庸庸碌碌像别人一样受人控制,近来政事纷乱,(我这次来这里)略有嫌疑。
现在又无故率兵把守江州的门户,(我怕)会出事。我会驻屯浔阳故城,(这样)既在江西,又可以抵御北方,还没有逼迫(华轶)的嫌疑。”
不久洛都失守,司空荀藩发布告示,承认司马睿为盟主。司马睿于是承制改换重要官员,但华轶不服从。
司马睿于是派左将军王敦率领甘卓、周访、宋典、赵诱等人讨伐华轶,华轶派别驾陈雄驻屯彭泽抵抗,自己则待领水军作为外援。武昌太守冯逸驻扎在湓口(今江西省九江市东)。
周访击败了冯逸,前江州刺史卫展未得到华轶的礼遇,心中早有不满,至此时,就与豫章太守周广作为司马睿的内应,暗中派军袭击华轶。华轶兵败,逃到安城(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卫展追击他并斩杀华轶和他五个儿子,将他们的首级运到了建邺。
起初,广陵人高悝寄居在江州,华轶征召他为西曹属吏,不久华轶败死,高悝藏匿了华轶(另外)两个子及妻子,辗转各地若干年。后来遇到大赦,高悝就带着他们自首了,皇帝很赞赏他并宽恕了他。
【注释】 1、泛爱:也作“泛爱”“泛爱”。博爱。
《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庄子·天下》:“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泛爱蒸庶,布德施惠。
4.古文翻译 中流击楫
词
目
中流击楫
发
音
zhōng
liú
jī
jí
释
义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
处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谢鲲说王敦阅读答案
名校题第八单元(文言文二)答案【2011-1015早自习打成于378班教室】 1、C.每:经常,常常。 2、A.④句说谢鲲名声大;⑥句说谢鲲劝阻王敦反叛。 3、A.“谢鲲遭人诬告被司马乂鞭打”与原文不符,事实是司马乂想鞭打他,后来释放了。 4、①谢鲲不计较功名,不磨砺自己的德行,处身于可与不可之间,虽然对待自己好像是丑陋的,但行为并不损害他的高名。 ②怎么能那样呢?只是从今往后,一天天地忘记罢了。 5、D.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6、A.④是皇帝说明重用祖莹的情况。⑤是元勰称赞王肃的话。注意,③是侧面表现。 7、C.题干中的“原诗中”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悲彭城„„血流睢水里”这些句子是祖莹即兴解读而临时创作的。 8.①这孩子的才干,不是一般的年轻人所赶得上的,将来一定会有远大的前程。 ②您真是(出口成章)如有神助,今天要不是您在场,差不多要被吴地的才子所屈服。 9.B.矫:矫正。 10、A.⑤句是刘洎回应皇帝的话,表明他忠诚,但不能说明他敢谏。⑥句说皇帝责问刘洎,刘洎找马周为自己辩解。注意,③④句是侧面表现。 11、B.“认为这是刘洎平日教导太子的结果”与原文不符。太宗认为,这是太子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12、① 我认为给太子传授好书,和嘉宾娱乐,让他听未曾听过的话,看未曾看过的事,积累道德更加高尚,是百姓的福分。 ②可是近来有人上书不符合圣旨,有时当面寻根究底,没有人不羞愧汗颜,恐怕不是进言的人乐意走的路。 13.D.亲:父母 14、D①句是说“禁卒”冤杀无辜。⑥句是说每遇到旱涝,柳仲郢设法抚恤百姓。 15.A.错在“朝廷征召他到武昌幕府任职,后被牛僧儒调到京城后任监察御史”的表述。根据文意,征召他到武昌幕府任职的是牛僧儒,后调到京城任监察御史的是朝廷。 16、①在天子脚下处理事务,以弹劾制服为先;治理郡县,要以恩惠休养为本,怎么能一样呢? ②碰到强盗掘开了他父亲的坟墓,放弃官职回到华州【应为华原】,调任华州刺史,没有接受任命。 17、C.薄:迫近。①②③④⑤⑥ 18、B.②句说皇帝想重用吕好问;⑥句表明蒋宣的品德。 19、D.“吕好问对蒋宣以礼相待”有误,吕好问以礼相待的是皇帝。 20.①等到蔡卞执政,当时他手下的属官都得到提拔,只有吕好问留在原来位置,蔡卞劝他说:“你稍许亲近我,就可列在显贵之中了。” ②金人假装答应却依然攻掠如故,各位将领因为和议的缘故,都关闭军营不出。
应届生求职季宝典 开启你的职场征途
简历撰写 笔试真题 面试攻略 专业技能指导 公务员专区
21、A.邀:拦截。总是或动不动在半路被拦截。 22、C.①句表明赵南星廉洁;⑤句表明赵南星不畏权贵。 23.C.“朋友之子来求官”与原文不符,原文并没有提及求官之事。 24、①这时候,人们竞相追名逐利,贿赂放纵盛行,言路被阻断的情形尤其厉害。 在当时,人们致力于追名逐利,贿赂的事肆意横行,言路被阻塞得特别厉害。 ②(赵南星)严肃地对魏忠贤说:“主上年幼,我们内外臣子应该各自努力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