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背诵文言文十六篇(初中必背的文言文16篇是哪些?)

    1.初中必背的文言文16篇是哪些?

    孔子语录(节选)/《论语》

    鱼我所欲也/《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出师表/诸葛亮

    桃花源记/陶潜

    三峡/郦道元

    马说/韩愈

    小石潭记/俯互碘就鄢脚碉协冬茅;柳宗元

    陋室铭/刘禹锡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爱莲说/周敦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初中背诵的文言文,初中需要背诵的文言文,初中最难背诵的文言文

    2.初中古文背诵篇目都有哪些

    初中古文背诵篇目初中语文必背古文1.《龟虽寿》 2.题破山寺后禅院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夜雨寄北5.泊秦淮6.浣溪沙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8.如梦令9.观书有感10.观沧海11.次北固山下12.钱塘湖春行13.天净沙秋思14.童趣15.论语十则16.山市17.咏雪18.陈太丘与友期19.山中杂诗20.竹里馆21.峨眉山月歌22.春夜洛城闻笛23.逢入京使24.滁州西涧25.江南逢李龟年26.送灵澈上人27.约客28.论诗29.伤仲永30.木兰诗31.孙权劝学32.口技33.夸父逐日34.共工怒触不周山35.狼36.长歌行37.野望38.早寒江上有怀3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0.黄鹤楼41.送友人42.秋词43.鲁山山行44.浣溪沙4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6.桃花源记47.陋室铭48.爱莲说49.核舟记50.望岳51.春望52.石壕吏53.山峡54.答谢中书书55.记承天寺夜游56.观潮57.湖心亭看雪58.归田园居59.使至塞上60.渡荆门送别61.登岳阳楼62.赠从弟6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4.登幽州台歌65.终南别业66.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6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8.无题69.相见欢70.登飞来峰71.苏幕遮72.与朱元思书73.五柳先生传74.马说75.送东阳马生序7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7.赤壁78.过零丁洋79.水调歌头80.山坡羊 潼关怀古81.小石潭记82.岳阳楼记83.醉翁亭记84.满井游记85.饮酒86.行路难8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9.已亥杂诗(本文来自《百度文库》)。

    文言文,背诵,初中,十六篇

    3.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二、翻译、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译句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益:副词,更。

    2、植:立。 3、鲜:少。

    4、亵:亲近而不庄重。5、宜:应当6、独:只,仅7、可爱者甚蕃:多。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五)《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4.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5.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原文)

    1.《论语》六则(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9)4.鱼我所 欲也 《孟子》(14)5.曹刿论战 《左传》(20)6.三峡 郦道元(25)7.与朱元思书 吴均(30)8.出师表 诸葛亮(34)9.桃花源记 陶潜(44)10.五柳先生传 陶潜(50)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54)12.始得 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59)13.陋室铭 刘禹锡(65)14.岳阳楼记 范仲淹(69)15.醉翁亭记 欧阳修(76) 1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82)17.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85)18.墨池记 曾巩(92)19.爱莲说 周敦颐(98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02)。

    初中背诵文言文十六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