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课内文言文(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篇目)
1.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篇目
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指南录后序(4) (宋)文天祥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 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厢逅溃蝗缪镏荩现扪镒忧牛故褂錾冢薏凰溃谎镏莩窍拢?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琵琶行并序(2)(唐)白居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梦得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山海经 (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 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
2.高中部分有哪些高考必背的文言文
高考必背古诗文目录
(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一、古诗词部分:
1. 氓(2)《诗经》
2. 短歌行(2)曹操
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
4. 蜀道难(3)李白
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
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
7. 登高(3)杜甫
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
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
二、文言文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
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
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
4.赤壁赋(全文,2)苏轼
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
6.劝学(全文,3)《荀子》
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
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
9.陈情表(全文,5)李密
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
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
3.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字
这里是150个实词,另外有18个虚词在后面我个人认为,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大,属高频词汇,应该比较重要和关键。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常用的18个 虚词,。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