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写过的文言文(文言文三国志刘备传)
1.文言文三国志刘备传
绪言
对书本正文的提要 ,简介
第一章 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汉室支庶
二、少有大志
三、乱世发迹
第二章 始为封疆大吏
一、援陶谦,代领徐州牧
二、保徐州,频战袁术和吕布
第三章 周旋于曹操袁绍之间
一、受密诏,阴谋诛操
二、投袁绍,助战官渡
第四章 试图在荆州发展
一、三顾茅庐请诸葛
二、刘表“托国”
三、兵败当阳
四、会战赤壁
五、自为荆州牧
第五章 实现跨有荆益的既定目标
一、结好孙权
二、西图巴蜀
三、打败刘璋,取得成都
第六章 自领益州牧
一、入城前后的几项重大错误决策刘备画像(11张)二、用旧部、拔归顺,建设军政机构
三、安定社会秩序
四、东拒孙权,割让荆州三郡
五、北抗曹操,夺得益州北门
第七章 汉中王
一、沔阳设坛场,自为汉中王
二、授命关羽,出击曹军
三、关羽失荆州,败死麦城
四、用人欠思虑,再失三郡池
第八章 蜀汉皇帝
一、武担祭天地,自为蜀汉皇帝游戏《刘备传》截图(20张)二、浮躁情绪下的政权建设
三、夷陵——獹亭之战
第九章 病死白帝城
一、“托孤”
二、遗诏后主
三、还葬成都
第十章 折而不挠的一代人物
一、折而不挠终有一方天下
二、重义、爱民,甚知得人之罢
三、用人尚贤而不明于察
四、尚儒而喜法术
五、历经沙场而不善用兵
第十一章 后继乏人
第十二章 《三国演义》是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
后记
2.《刘玄德以人为本》文言文的全部翻译
曹操南征刘表,恰逢刘表逝世,他的儿子刘琮立为主,派遣使者请求投降。
刘备驻扎在樊地,不知道曹操已经到了,直到到了宛城才得知,于是带领军队离开。过襄阳之时,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可以得到荆州。
刘备说:“我不忍心。”于是停下马呼叫刘琮,刘琮害怕得伏地不起。
刘琮身边将领和荆州民众大多都拥护刘备,行到当阳,人数达十余万,辎重达数千辆,每天行军十余里,刘备派遣关羽带领数百艘船在江陵会合。有人对刘备说:“应该赶快赶路去保护江陵,如今虽然得到了很多人,但缺少兵器盔甲,如果曹操大军来了,我们用什么抵抗呢?”刘备说:“成大事的人必以人为本,如今民众拥戴我,我怎么忍心弃他们而去!”。
3.吾不如什么什么 关于刘备的文言文
出自《三国志·刘巴传》 原句是:备又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亮亦曰:“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原文: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零陵先贤传曰:巴祖父曜,苍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时孙坚举兵讨董卓,以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杀之。祥与同心,南阳士民由此怨祥,举兵攻之,与战,败亡。
刘表亦素不善祥,拘巴,欲杀之,数遣祥故所亲信人密诈谓巴曰:“刘牧欲相危害,可相随逃之。”如此再三,巴辄不应。
具以报表,表乃不杀巴。年十八,郡署户曹史主记主簿。
刘先主欲遣周不疑就巴学,巴答曰:“昔游荆北,时涉师门,记问之学,不足纪名,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时之风,犹天之南箕,虚而不用。赐书乃欲令贤甥摧鸾凤之艳,游燕雀之宇,将何以启明之哉?愧於‘有若无,实若虚’,何以堪之!”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
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零陵先贤传曰:曹公败於乌林,还北时,欲遣桓阶,阶辞不如巴。
巴谓曹公曰:“刘备据荆州,不可也。”公曰:“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零陵先贤传云:巴往零陵,事不成,欲游交州,道还京师。时诸葛亮在临烝,巴与亮书曰:“乘危历险,到值思义之民,自与之众,承天之心,顺物之性,非余身谋所能劝动。
若道穷数尽,将讬命於沧海,不复顾荆州矣。”亮追谓曰:“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
足下欲何之?”巴曰:“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先主深以为恨。
与交巴复从交址至蜀。零陵先贤传曰:巴入交址,更姓为张。
与交址太守士溪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杀之。
主簿曰:“此非常人,不可杀也。”主簿请自送至州,见益州牧刘璋,璋父焉昔为巴父祥所举孝廉,见巴惊喜,每大事辄以咨访。
臣松之案:刘焉在汉灵帝时已经宗正太常,出为益州牧,祥始以孙坚作长沙时为江夏太守,不得举焉为孝廉,明也。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
零陵先贤传曰: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
璋不听。巴闭门称疾。
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巴,甚喜。
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零陵先贤传曰: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
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备闻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於此,岂欲成孤事邪?”备又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亮亦曰:“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
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零陵先贤传曰: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真,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
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章武二年卒。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零陵先贤传曰:辅吴将军张昭尝对孙权论巴褊厄,不当拒张飞太甚。权曰:“若令子初随世沈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
4.三国时期的文言名句
1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荀彧传) 2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武帝纪) 3 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贾诩传) 三国十大经典语录~TOP10 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
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精辟指数: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精辟指数:7 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
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
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
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
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
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精辟指数:10 再来几个! 夏侯敦骂赵云那一句 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 ! 水镜先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操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
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原文不记得了,大概这意思) 献帝:谁敢杀朕? 司马昭:父亲,你猜曹睿那小皇帝……(电视剧里的台词,不过这句太狠了!) 诸葛亮:万物皆……(发明木牛流马时说的那段话,原文不记得了) 傅彤: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 吴质: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