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瓜的文言文(写一篇关于西瓜的文言文)
1.写一篇关于西瓜的文言文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合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
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
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
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
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
2.关于西瓜的古诗词
东汉刘祯有诗赞曰:“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瓢。”
文天祥的《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在实沾唾碧,痕痕丹血稻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水衣襟骨有风。”这是元代诗人方夔的《食西瓜》
“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晞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酿浆。溪女洗花新染色,山翁练药旧传方。宾筵满把瑛盘饫,雪藕调冰倍有光。”这是明代瞿佑的《红瓢瓜》。
清代才子纪晓岚的《咏西瓜》:“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川佳传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秦。”
清代词人陈维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
3.关于西瓜的古诗词
1、《西瓜园》宋代范成大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译文:碧绿的藤蔓早晨的霜露,躺在软软的沙地上,每年都到这里来吃西瓜。2、《食西瓜》宋代方一夔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
译文:恨没有纤纤细手去削那个驼峰,爵碎了一百桶的西瓜。3、《西瓜》元代周权当年传种非东陵,蒲萄石榴来与并。
译文:当年传说西华不是种植在东陵,葡萄和石榴与西瓜一起。4、《咏西瓜灯四首其一》清代:俞樾圣火养成千岁绿,仙丹炼就十分青。
译文:太阳造就了绿油油的西瓜,一颗颗西瓜就像仙丹一样。5、《咏西瓜灯四首其二》清代:俞樾剥尽层层皮与肤,此中原自费工夫。
译文:切开西瓜的皮,原来好吃的瓜瓤就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