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谦词敬词(古文常见敬辞和谦词)

    1.古文常见敬辞和谦词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节日快东常见的敬辞和谦词一、常用敬辞1.双音节敬辞(1)“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2)“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3)“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回复。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奉托:拜托。(4)“惠”字一族。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5)“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6)“垂”字一族。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10)(5)(8)。

    文言文谦词敬词整理,文言文中的谦敬词,文言文敬词和谦词对话

    2.古时的谦词和敬词有那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

    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文言文,谦词敬词

    3.关于谦词和敬词的大全集

    一、谦词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 “贫贱过后”。

    1、“敝”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2、“鄙”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自己的见解;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老: 犹老朽。

    老人自称的谦词。3、“卑”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人:地位低下的人;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

    如非同小可);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6、“愚”愚:自我谦称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老: 老人自谦之词;愚晚: 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愚怀: 谦指己见;愚见: 自己的见解;愚意: 对自己意见的谦称。7、“拙”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荆: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9、“见”见教:客套话,指教(我);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11、“老”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衲: 老和尚自称;老臣: 老官员自称;老部下:相对于老领导老上级时的自称。

    12、“晚”晚生: 文人对前辈的自谦;晚学: 后辈学生的自谦;晚辈: 相对于长者的自称。13、“舍”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舍亲:称亲戚。

    14、“寒”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15、“贫”贫僧: 和尚的自谦之称;贫尼: 尼姑的自谦之称;贫道: 道士的自谦之称。16、“贱”贱内: 谦称自己的妻子;贱恙: 谦称自己生病。

    17、“过”过奖: 被别人表扬、夸奖时的谦词;过誉: 对别人给予的称赞表示客气的话,意思是过分的称赞,过格的赞赏。18、“后”后学: 谦称自己为后进(后来)的学者或读书人;后生: 后辈学生的谦称。

    (更多场合指青年男子)除了上述18个字的组词外,还有若干特定的谦词(字),如:朕:皇帝自称。原指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属皇帝自称。

    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

    下官、末官、小吏: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在下: 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

    妾、妾身:古时女子谦称。(与纳妾含义不同)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古人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敬词1、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2、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3、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4、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5、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

    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6、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

    4.文言文中的 敬称 和 谦称 敬词 谦词 搜狗问问

    敬称:

    称呼对方家人——令尊令堂(去世称令先君)、令兄/弟/姐/妹、令郎/公子、令爱/千金、尊夫人;

    称呼对方——君、公、足下、阁下等;

    称呼对方相关的事物——华诞(生日)、大作/华章(作品)、府上(家)等等

    谦称:

    称呼自己家人——家父家母(去世的称先父先母)、家兄/弟/姐/妹、犬子、小女、拙荆/山妻;

    称呼自己——在下、不才、某、小子、学生等;

    称呼自己的东西——贱降、拙作、寒舍/蓬荜等等

    敬称与谦称指代的内容基本上按顺序一一对应,只是举例而已,其他的还有很多,仅供参考

    5.古时候的谦词和敬词有那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

    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6.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谦辞敬辞,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

    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

    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

    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

    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

    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

    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

    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二、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

    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

    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

    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

    7.谦词、敬词一览表

    一、拙 “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①拙笔:称自己的文字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②拙见:称自己的见解。③拙著:称自己的作品。

    ④拙作:同拙著。⑤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编辑本段二、小 “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①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②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③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④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⑤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⑥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⑦小店:称自己的店。⑧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编辑本段三、薄 “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①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②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③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④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这一次。

    编辑本段四、贱 “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①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②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③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编辑本段五、敝 “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敝姓王。

    (您)贵姓?②敝人:对人谦称自己。③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④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编辑本段六、鄙 “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鄙人:谦称自己。②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③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编辑本段七、愚 “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①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②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见识浅陋,抛砖引玉。③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

    如:愚以为不可。 编辑本段八、忝 “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①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意愧在师门)。

    ②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③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编辑本段九、敢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①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

    如:敢问先生贵姓?②敢请:请求。如请先生替我写封信。

    ③敢烦:冒昧地麻烦你。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编辑本段十、劳 “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①劳驾:麻烦你。

    ②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千万不要劳步。

    ③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

    ④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另外,还有些零散谦词,如“过奖…‘不敢当…‘不才…‘寒舍…‘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数量小,容易掌握。 另加: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

    文言文谦词敬词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