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到12t(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
1.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
答案:【小题1】(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小题2】(1)在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小题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属”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小题1:①漫上 ②极高的山峰 ③接连不断 ④奔马,动词活用为名词小题2: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十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能抓住关键词翻译才给满分,意译只酌情给分。)
小题3:比如从全文看,写山为静,写出了山的高峻连绵,写夏水为动,写出了夏水的宏大、流速快,激烈紧张。 又如写春冬景色静中有动:“绿潭”、“倒影”是静,“素湍”、“回清”是动;写萧瑟秋景,则以动衬静,用“高猿长啸”写“空谷”的凄静,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答出一处即可)小题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属引 ”接连不断之意。“ 奔 ”动词作名词,要求学生要牢记。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1句中“自非”2句中“清荣峻茂”的意思。
小题3:试题分析:写出动静结合的一句话,分析即可。小题4:试题分析:称呼,对三峡特点的介绍。
语言生动,流畅。
3.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小题1:实在 逆流而上 消失 连续不断小题1: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小题1: B小题1:(1)三方面的内容是相同的: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高猿长啸c万重山影(2分) (2)不同。前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后者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
(2分)小题1:合适。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
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说明三峡四季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
(如有同学写不合适,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略。
4.《三峡》的阅读答案
【一】【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1. 解词(1)沿溯阻绝 (2)或王命急宣(3)是日,天宇晴霁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2.翻译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两文都写到了“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 4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王命急宣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每至晴初霜旦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三 】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 ) (4)四时俱备( )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至于夏水襄陵 (4)属引凄异 (5)飞漱其间2、翻译下列语句。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附答案】:【一】1.断。
有时。这。
全,都。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文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一) 1.(1)有时(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2.(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2)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
3.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4.寂静凄清。【三】1.(1)或:有时。
(1分) (2)奔:飞奔的马。(3)绝:消失。
(4)俱:全,都。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四】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
5.《三峡》文言文题和答案
答案:
1、自:从,由。略:完全。阙:通“缺”空缺。2、至于:到了。襄:漫上。溯:逆流而下。3、虽:即使。奔:这里指快跑的马。御:驾。4、湍:急流的水。5、漱:冲刷6、曦:阳光,这里指太阳。7、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8、属(zhǔ)引:接连不断。9、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0、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1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3、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14、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15、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16、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17、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1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3、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24、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