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公二三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陶公二三事”的翻译是什么?)

    1.文言文“陶公二三事”的翻译是什么?

    【翻译】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出自】世说新语之《陶公性检厉》

    【原文】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注释】

    1. 陶公:陶侃的敬称。

    2. 检厉:认真,严肃。

    3. 勤:勤勉。

    4. 荆州:荆州刺史。

    5. 敕:命令

    6. 咸:都。

    7. 正会:农历正月初一集会。

    8. 值:正赶上,正遇上

    9.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10. 除:台阶。

    11. 都无所妨:行人上下完全没有妨碍。

    12. 录:收集

    13. 厚头:近根部的竹头

    14. 桓宣武:即 桓温。

    15. 发:征用

    16. 仍:因而,于是。

    17. 当足:用竹篼当作竹嵩的铁足。

    18. 超:超过。

    19. 两阶:两个等级 (阶:官级。)

    20. 悉:全部

    21. 正会:正月初一集会

    22.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23. 除:台阶

    24. 尝:曾经

    陶公二三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陶公二三事文言文翻译,陶公二三事文言文翻译简单

    2.陶侃二三事的翻译

    原文: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老耳”……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

    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译文: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

    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

    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文言文,二三,翻译

    3.陶侃二三事的翻译

    陶侃二三事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

    4.宋濂二三事怎么翻译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话相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皇帝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会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5.文言文,,,,陶公的答案

    陶公性检厉阅读(2013中考)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

    咸:(2)值积雪始晴。值: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3分)阅读答案14.(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15.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行)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16.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译文: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

    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 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

    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 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

    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 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陶公二三事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