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王道宗文言文(帮忙翻译古文(见补充部分)!)
1.帮忙翻译古文(见补充部分)!
济南 平原 乐安 北海 东莱 齐国-- 青州南阳 南郡 江夏 零陵 桂阳 武陵 长沙-- 荆州九江 丹阳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 扬州 ◎ 济南国故齐,文帝分。
雒阳东千八百里。十城,户七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万三千三百八。
〖东平陵〗有铁。有谭城。
有天山。 〖著〗 〖於陵〗 〖台〗 〖菅〗有赖亭。
〖土鼓〗 〖梁邹〗 〖邹平〗 〖东朝阳〗 〖历城〗有铁。有巨里聚。
◎ 平原郡高帝置。雒阳北一千三百里。
九城,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百万二千六百五十八。 〖平原〗 〖高唐〗湿水出。
〖般〗 〖鬲〗侯国。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
〖祝阿〗春秋时曰祝柯。有野井亭。
〖乐陵〗 〖湿阴〗 〖安德〗侯国。 〖厌次〗本富平。
明帝更名。 ◆乐安国高帝西平昌置,为千乘,永元七年更名。
雒阳东千五百二十里。九城,户七万四千四百,口四十二万四千七十五。
〖临济〗本狄,安帝更名。 〖千乘〗 〖高菀〗 〖乐安〗 〖博昌〗有薄姑城。
有贝中聚。有时水。
〖蓼城〗侯国。 〖利〗故属齐。
〖益〗侯国。故属北海。
〖寿光〗故属北海。有灌亭。
◎ 北海国景帝置。建武十三年省菑川、高密、胶东三国,以其县属。
十八城,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一,口八十五万三千六百四。 〖剧〗有纪亭,古纪国。
〖营陵〗 〖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
〖都昌〗 〖安丘〗有渠丘亭。 〖淳于〗永元九年夏。
有密乡。 〖平昌〗侯国,故属琅邪,有蒌乡。
〖朱虚〗侯国,故属琅邪,永初元年属。 〖东安平〗故属菑川。
六国时曰安平。有F043亭。
〖高密〗侯国。 〖昌安〗侯国,安帝复。
〖夷安〗侯国,安帝复。 〖胶东〗侯国。
〖即墨〗侯国。有棠乡。
〖壮武〗安帝复。 〖下密〗安帝复。
〖挺〗 ◎ 东莱郡高帝置。雒阳东三千一百二十八里。
十三城,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 〖黄〗 〖牟平〗 〖惤〗C36D侯国。
〖曲成〗侯国。 〖掖〗侯国。
有过乡。 〖当利〗侯国 〖东牟〗侯国。
〖昌阳〗 〖卢乡〗 〖长广〗故属琅邪。 〖黔陬〗侯国,故属琅邪。
有介亭。 〖葛卢〗有尤涉亭。
〖不其〗侯国,故属琅邪。 ◎ 齐国秦置。
雒阳东千八百里。六城,户六万四千四百一十五,口四十九万一千七百六十五。
〖临菑〗本齐,刺史治。 〖西安〗有棘里亭。
有蘧丘里,古渠丘。 〖昌国〗 〖临朐〗有三亭,古BD69邑。
〖广〗 〖般阳〗故属济南。 右青州刺史部,郡、国六,县六十五。
◎ 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
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宛〗本申伯国。
有南就聚。有瓜里津。
有夕阳聚。有东武亭。
〖冠军〗邑。 〖叶〗有长山,曰方城。
有卷城。 〖新野〗有东乡,故新都。
有黄邮聚。 〖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
有上唐乡。 〖西鄂〗 〖雉〗 〖鲁阳〗有鲁山。
有牛兰累亭。 〖犨〗 〖堵阳〗 〖博望〗 〖舞阴〗邑。
〖比阳〗 〖复阳〗侯国。有杏聚。
〖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有宜秋聚。
〖棘阳〗有蓝乡。有黄淳聚。
〖湖阳〗邑。 〖随〗西有断蛇丘。
〖育阳〗邑。有小长安,有东阳聚。
〖涅阳〗 〖阴〗 〖酂〗 〖邓〗有E94A聚。 〖山都〗侯国。
〖郦〗侯国 〖穰〗 〖朝阳〗 〖蔡阳〗侯国。 〖安众〗侯国。
〖筑阳〗侯国。有涉都乡。
〖武当〗有和成聚。 〖顺阳〗侯国,故博山。
有须聚。 〖成都〗 〖襄乡〗 〖南乡〗 〖丹水〗故属弘农。
有章密乡。有三户亭。
〖析〗故属弘农,故楚白羽邑。有武关,在县西。
有丰乡城。 ◎ 南郡秦置。
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江陵〗有津乡。 〖巫〗西有白帝城。
〖秭归〗本国。 〖中卢〗侯国。
〖编〗有蓝口聚。 〖当阳〗 〖华容〗侯国。
云梦泽在南。 〖襄阳〗有阿头山。
〖邔〗侯国。有犁丘城。
〖宜城〗侯国。 〖鄀〗侯国。
永平元年夏。 〖临沮〗侯国。
有荆山。 〖枝江〗侯国。
本罗国。有丹阳聚。
〖夷道〗 〖夷陵〗有荆门,虎牙山。 〖州陵〗 〖很山〗故属武陵。
◎ 江夏郡高帝置。雒阳南千五百里。
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西陵〗 〖西阳〗 〖轪〗侯国。
〖鄳〗 〖竟陵〗侯国。有郧乡。
有章山,本内方。 〖云杜〗 〖沙羡〗 〖邾〗 〖下雉〗 〖蕲春〗侯国。
〖鄂〗 〖平春〗侯国。 〖南新市〗侯国。
〖安陆〗 ◎ 零陵郡武帝置。雒阳南三千三百里。
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泉陵〗 〖零陵〗有阳朔山,湘水出。
〖营道〗南有九疑山。 〖营浦〗 〖泠道〗 〖洮阳〗 〖都梁〗有路山。
〖夫夷〗侯国。 〖始安〗侯国。
〖重安〗侯国,故钟武,永建三年更名。 〖湘乡〗 〖昭阳〗侯国。
〖烝阳〗侯国,故属长沙 ◎ 桂阳郡高帝置。山领山。
在雒阳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一千四百三。
〖郴〗有客岭山。 〖便〗 〖耒阳〗有铁。
〖阴山〗 〖南平〗 〖临武〗 〖桂阳〗 〖含洭〗 〖浈阳〗有BD54领山。 〖曲江〗 〖汉宁〗永和元年置。
◎ 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
雒阳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临沅〗 〖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
2.翻译文言文
1、贞观十五年(贞观十五年),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作为他的妻子),今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护送公主出使土番)。
弄赞率其部兵柏海(松赞干布率领他的部下在柏海驻扎),亲迎于河源(亲自到河源迎接)。见道宗(见到了王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对其行儿子,女婿的礼仪,态度十分恭谨),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然后又大大赞叹唐国服饰礼仪的美丽),俯仰有愧沮之色(有惭愧沮丧的神色)。
及与公主回国(等到带公主回国),谓所亲曰(对他的亲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我的父辈还没有和大国通婚的人),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现在我能娶到大唐的公主)。为幸实多(实在是太幸运了)。
当为公主筑一城(应该为公主筑一个城),以夸示后代(为后代炫耀)。”……仍遣酋豪子弟(还派贵族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请求到唐国学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又请中国儒家学者来掌管文书)…… 2、“金城公主(金城公主),朕之小女(是我的小女儿),长自宫闱(在宫闱中长大),言适远方岂适远方岂不钟念(远嫁他方怎能不想念)?但朕为人父母(但我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志在体恤黎民),始见诚祈(才能得其诚心),更敦和好(更能天下太平)……降彼吐蕃赞普(她下嫁吐蕃赞普),即以今月二十七日(就在本月二十七日),朕亲自送子郊外(我将亲自将她送到郊外(远嫁))。”
3.明日,复廷诤甚苦,上怒,扶衣而起,蒲城牵裾,终不获伸其说文言文
蒲城王文恪公尸谏【清】薛福成道光中,林文忠公(则徐)以钦差大臣驰赴广东查禁鸦片烟,与英吉利兵船相持海上,宣庙倚任甚至。
既而中变,命大学士直隶总督琦善驰往查办,严劾林公,革职遣戍新疆,尽撤守备,与英吉利讲和。于是舆论哗然,皆骂琦善之误国及宰相穆彰阿之妨贤,而惜林公之不用也。
其后河决祥符,上命大学士蒲城王文恪公(鼎)临塞决口,亦命林公赴工效力。蒲城一见林公,倾诚结纳,且言还朝必力荐之。
及大工合龙,朝命林公仍往新疆。蒲城还朝,力荐林公之贤,上不听。
是时,蒲城与穆相同为军机大臣,每相见,辄厉声诟骂,穆相笑而避之。或两人同时召见,复于上前盛气诘责之,斥为秦桧、严嵩,穆相默然不与辩。
上笑视蒲城曰:“卿醉矣。”命太监扶之出。
明日复廷诤甚苦。上怒,拂衣而起,蒲城牵裾,终不获伸其说。
归而欲仿史鱼尸谏之义,其夕自缢薨。是时,新城陈孚恩为军机章京,性机警,最为穆相所宠任。
方早朝,军机大臣惟蒲城不到,孚恩心知其故,乃驾而出,急诣蒲城之宅。其家方抢攘无措,尸犹未解下。
盖凡大臣自缢,例必奏闻验视,然后敢解也。孚恩至,命其家人急解之,检衣带中得其遗疏,其大旨皆劾穆相而荐林公也。
孚恩谓公子编修某曰:“上方怒甚,不愿再闻此言。若奏之,则尊公恤典必不可得,而子亦终身废弃。
子而犹欲仕于朝也,不如屏此疏勿奏,且可为尊公邀优旨,子其图之。”会张文毅公(芾)亦至,文毅故穆相最亲厚之门生,而亦蒲城同乡且门生也。
相与共劝编修,编修从之。孚恩代为改草遗疏,以暴疾闻。
上震悼,命成郡王奠茶酒,晋赠太保,入祀贤良祠,孙三人皆俟及岁时带领引见,饰终之礼隆焉。孚恩袖蒲城原疏以去,返至枢垣呈穆相。
穆相大喜,于是推毂孚恩,不十年,至兵部尚书、军机大臣;而张公亦于数年间由翰林跻卿贰。惟编修以不能成父志,为蒲城诸门生及陕甘同乡所鄙弃,亦自愧恨,遂终身不复出。
蒲城薨未几,而林公召还,复为陕西巡抚。世俗皆言,自蒲城薨后,宣庙常闻空中呼林公姓名,故不久赐还。
此说虽未尽然,然亦足见人心所归仰云。【注释】1、驰赴:急趋;奔赴。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即驰赴之,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宋史·石普传》:“普倜傥有胆略,凡预讨伐,闻敌所在即驰赴之。”
清吴敏树《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朝命起公湖北,与督抚共办军务,公乃闻名驰赴。”2、宣庙: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亦即道光帝,1851-1850年在位。
“宣宗”是其庙号,故称道宣。道光是其年号。
3、倚任:倚重信任。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参知政事》:“往尽乃职,以副朕倚任之意可。”
《明史·唐云传》:“云从成祖久,出入左右,甚见倚任。”清昭连《啸亭杂录·马壮节公》:“入京营为武弁,傅文忠公甚倚任之。”
周培艺《贵州民党痛史》:“两人勇于负责,事至立办,上官推心倚任,同列拱手受成,绩効大彰。”4、中变:中途变化。
宋苏辙《历代论·李固》:“固复以清河为请,与胡广赵戒同谋,广戒惧而中变。”《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好事定然中变,连累小子必然受辱!”沙汀 《淘金记》十六:“要不是龙哥依照历来的习惯,大声武气地出来阻止,事情也许会中变的。”
5、琦善:博尔济吉特·琦善(1786-1854),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咸丰四年(1854)病死军中,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
6、驰往:义同“驰赴”。7、守备: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
《左传·昭公十五年》:“穆子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商君书·农战》:“人君不能服强敌、破大国也,则修守备,便地形,抟民力,以待外事,然后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
《史记·五宗世家》:“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楼车镞矢战守备,候淮南之起。”金王若虚《君事实辨》:“钟谟入贡,帝问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以‘不敢’。”
清曾国藩《刘君季墓志铭》:“贼踞蒲圻县,得以其暇益筑坚垒,完守备。”8、穆彰阿:郭佳·穆彰阿(1782-1856),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
穆彰阿进士出身,历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
鸦片战争期间,穆彰阿主张议和,诬陷林则徐等主战派,并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咸丰皇帝继位后,重新起用林则徐等人,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
咸丰六年(1856),穆彰阿病死。9、妨贤:阻碍贤者登进。
《汉书·王尊传》:“各自底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
唐司空图《重阳独登上方》诗:“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蒲城王文恪公尸谏》:“于是舆论哗然,皆骂琦善之误国,及宰相穆彰阿之妨贤。”
10、河决:黄河决口。11、祥符:指吉祥的征兆。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
4.北齐书,第四十二卷,列传第三十四文言文翻译
北齐书原文: 王纮(hóng),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
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
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
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意。”元贞称善。
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
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崩,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
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
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
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
遂舍之。 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补中外府功曹参军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迁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
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孤恤寡,矜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
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
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
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
(原载《北齐书•25卷列传第17》有删节)译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是小部族的酋长。父亲王基,读书很多,有智谋\。
王纮年少时喜欢弓箭、马匹,善于骑马射箭,非常爱好文学。天性机智敏捷,应对灵活。
十三岁时,见到扬州刺史太原人郭元贞。元贞抚其背说:“你读什么书?”回答说:“诵读《孝经》。”
元贞说:“《孝经)讲的是什么?”王纮说:“地位在上的不骄纵,地位在下的不作乱。”元贞说:“我作刺史,难道骄纵吗?”王纮说;“公虽不骄纵,然而君子防患于未然,也希望留意此事。”
王贞称赞他。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在北豫州,行台侯景和人谈论掩衣襟的方法是应当向左,还是应当向右.尚书敬显俊说:“孔于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将头发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了。
’以此说来,衣襟向右掩是对的。”王纮进言说:“国家帝王即位于北方荒野之地,称雄中原,五帝三王的礼仪、制度各自不同。
衣襟向左或向右掩,哪里值得谈论它的是与非。”侯景惊奇他年少聪明,赐给他名马。
兴和年间,世宗召为库直,任奉朝请。世宗遇害突然去世,王纮冒死捍卫世宗,因忠节赐予平春县男的爵位,赏赐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和金带骏马,并任晋阳令。
天保初年,加授宁远将军,很为显祖重视优待。帝曾与左右的人饮酒,说:。
大乐痛快啊。”王纮说:“也有大乐,也有大苦。”
帝说:“什么是大苦?”王纮说:“长夜荒饮而不醒悟,国破家亡,身死名灭,就是所说的大苦。”帝默然不语。
后来责备王纮说:“你与纥奚舍乐共同事奉我兄,舍乐为我兄死,你为何不死!”王纮说:“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礼节,但贼\人力气小,砍得轻,所以我没有死。”帝让燕子献反绑王纮,长广王抓住头,帝手举刀将要砍下。
王纮说:“杨遵彦、崔季舒逃走躲避,职位达到仆射、尚书,冒死效命的贤士,反而被杀戮,旷古未有这样的事。”帝将刀扔到地上说:“王师罗不能杀。”
于是放了他。 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补任中外府功曹参军事。
皇建元年,晋升为义阳县子的爵位。河清三年,与诸将征伐突厥,加授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加授射声校尉,四次升任至散骑常侍。武平初年,任开府仪同三司。
王纮上书说:“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定相互呼应,从南北两个方面入侵边境。应当选派九州的勇士和善射之人,据守险要之地。
我愿陛下哀怜顾念忠诚的老臣,热爱抚恤孤寡之人,同情奖励忠实善良之士,忘记他们的过失,牢记他们的功劳,使骨肉之情更亲密和睦,使宽厚仁爱之路更广阔,追思尧、舜之风,仰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大治,这是天下的幸事。” 武平五年,陈人入侵淮南,皇帝命令众官共同商议防御之策。
5.柳宗元《钴姆谭记》翻译
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嶒崚重叠相负而下的,好象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象熊罴在登山。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简直可以把它装在笼子里提走。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加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以为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就轮流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来买它的,每天增加重价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为了得到它而高兴,这大概是它真的走运吧!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好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