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历经磨难名人(有关“磨难”的古诗文或名人警句)
1.有关“磨难”的古诗文或名人警句
没有这般寒刺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
梅花的坚强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3、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4、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5、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
6、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7、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8、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偶像的黄昏》
9、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确实可靠》
10、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阿雷蒂诺
11、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
12、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
13、交好运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令人敬佩,这是塞内加的名言。
——培根《论厄运》
14、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j•雷《英国谚语》
15、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歌集》
16、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17、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
——《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历经磨难后成才的名人?
1、落第撰巨著(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
蒲松龄,清初山东人。由于当时科场中贿赂盛行,舞弊成风,他四次应试举人都落第了。但他并未因此而悲观失望,他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铜尺上篆刻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以此自警自勉,终于写出了一部文学巨著——《聊斋志异》。2、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
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3.关于自古雄才多磨难的故事就是关于那些名人小时候经历许多磨难的,
海伦。
凯勒在面对生命强赋于她的苦难时,她的世界是一个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不愿再试图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的最初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的睿智思绪;天生智障的舟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俨然一切生命的主宰。在面对这些画面叠加的一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中非凡的含义,那就是挫折之后的奋起,重创之后的屹立。
得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人生像瓜而苦,被苦难引渡,其果而生。”人生因有苦难的磨练才显的充实,经历了风雨的天空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因为卧薪尝胆,才有了勾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才建立起一代霸主基业。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有云卷云舒的变幻才是完整的天空,有月圆月缺的无常,才升出对佳期的守望,在陌生途中行进,不必死守山穷水尽的无助而忘却了实现快乐的主旨。
峰回时,转弯回望——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得看过一部小说叫《呼啸山庄》,其主人公是希刺克利夫,他为了追求幸福与真爱,受了很多的磨难,他为了爱和幸福所做的抗击,就像每次光临山庄的风一样,呼啸着一颗受伤害却坚毅的心。
他的叛逆是不平静的睡眠,长久地呜咽着屈服者的悲鸣,可苦难征服了的是他的肉体,却升华了他的灵魂,当一个又一个勇者选择了世俗所否定,甚至摒弃的莽撞时,一个更加强悍的心灵在铸就。 于生活,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态度,叔本华曾说:“生活是一条由炽热的煤炭铺成的环行道路”,因为他的情感中有对生活苦难的深度感知。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件美丽的华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因为她的情感中有对生活本质深刻的剖析。毛泽东面对生活苦难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激昂;苏东坡是“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徐志摩是“得之,我幸;弗得,我命”的自慰。
对生活的苦难时,我们要勇于“承受”,更要懂得“感恩”,有“猝然临之而不惊”的坦然,更要有“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度,苦难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奖赏又是一种挑战,只有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改变命运,享受每天明媚的阳光,历遍人生美景。 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生活不也一样么?一帆风顺的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又有什么滋味可言呢?平平淡淡的生活只会随着时光的飞逝而淡忘,留在心灵深处永不磨灭的恰是那些苦难的印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苦难呢?是苦难教会我们在失败后永不气馁,总结教训,从头再来;是苦难教会我们严谨务实,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颠峰;是苦难在磨炼我们的同时,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强大,使我们的身躯更加强壮,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苦难难道是白经历的么?他会磨练你的意志,使你成为生活的强者”,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生活,感激苦难。
4.有关 磨难 的文言文
节选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些先人之事,告诉我们历经磨难,人的心智和意志都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5.古代有哪些在苦难中磨练的名人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是曹雪芹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写成的。他在亲自经历了"赫赫扬扬"达百年之久的官僚贵族家庭急剧败落的变化之后,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盛衰轮替以及无可挽救的命运,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决心写出一部前无古人的传世小说。但身陷逆境的曹雪芹遇到的是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唯一"正路"是读经书、考科举,写小说被认为是"不肖"、"不才"的行径。当时又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期,在写作中稍有不慎,就会触怒统治阶级,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那时候除缺吃少穿等物质生活上的困苦之外,特别受不了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上层统治者和文人学士,又习惯于从小说中捕风捉影,猜度其中"影射"什么,揭了哪家阴私。而曹雪芹写的恰恰是一部"怨世骂时"的书,遭到了族人的不满和统治者的猜忌。除了二三好友支持他外,世人都认为他是"傻子"、"疯子"。统治者甚至用拆毁他的房屋,令他几度搬迁来阻止他的写作活动。面临这样的逆境,曹雪芹没有消沉退却,而只从中吸取动力,更加努力地进行写作。曹雪芹正是把逆境当成动力,才没有被饥饿吓倒,也没有因缺钱买纸而停笔,更没有因穷困潦倒、备受欺凌而草率写作。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红楼梦》的写作上,逆境中"披阅二载,增删五次",终于写出了令世人称颂不已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