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岗常考文言文(特岗教师笔试考试:语文专业知识写作有哪些易)

    1.特岗教师笔试考试:语文专业知识写作有哪些易

    在所有的招教类考试中,面试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现在特岗教师的考试当中,很多时候面试占到六成的分数。在一些在编教师考试当中,甚至会更高,占到70%,80%,为什么这么设置呢?因为你将来是做老师,不管基础知识答的有多么好,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讲课的话,多都是白费。从面试准备的角度来讲,首先也是讲一个仪表,所有的面试都很注重仪表,但是对于自己身份的识别认知要非常清晰,你现在去考老师,仪表、谈吐要像一个 老师,不是像,是从角色认同上就把自己当成老师来看待。如果不像一个老师,可能一下就会被淘汰掉了。虽然现在麻辣教师很受学生欢迎,但是我希望大家在考的 时候,还是不要麻辣,要更中庸化一些,社会认知上老师是什么形象,你就打扮成什么样,不要过于前卫,当然邋遢就更不用说了,永远不会受到主考考官的认可。

    另外,在面试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说课和试讲,试讲就是正常的讲题。说课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它是老师进行教 研活动的方式,就是介绍课程的设置,设计思路,你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等等,既是对在座的考官进行一个阐述,它不是讲课,而是你对课程的设计的讲 述。然后说课也好,试讲也好,都可能会有考官提问,考官提问说明比较好,如果不提问大家就可以准备下一场考试了。基本上老师都会提问。

    提问主要是分几个类型,最主要的是针对说课的内容,怎么做相应的设计,这很重要。另外,也会问你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说你为什么考特岗教师等,也会包括一些教育理论的问题,都会在这个时候问你,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就好了。

    在此特别强调一点,你可能只有5到1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多,完多把 一堂课的东西要有一个阐述能够说出来,从引入到最后的讲述,到跟学生的互动,到板书环节,如果你有幸讲到最后的话,你要布置作业等等,一项都不能少。如果 有少项的话,下面的考官老师会有疑问。当然还有补救的措施,说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设计进行一个阐述。

    作为试讲或者说课最好的方式是,读师范的同学都知道,就是把自己讲的课录下来,哪怕没有老师看,你自己也能看到自己的毛病。

    特岗常考文言文阅读,小学语文特岗考文言文吗,调岗感言文言文

    2.求各位学霸月考的文言文及答案! 向左转

    河中石兽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译文: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

    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 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

    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石面形成坑洞。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

    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字词解释:1。

    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

    干:岸边。2。

    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历。

    岁:年。余:多。

    4。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5。

    木柿:木片。 6。

    湮:埋没。7。

    颠(一本“傎”):颠倒、错乱。8。

    河兵:治河的士兵。9。

    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

    坎穴:洞坑。10。

    臆断:主观判断。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 是:这 非:不是。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15。

    竟:最终。16。

    并:一起。17。

    临:岸边。18。

    圮:倒塌。19。

    曳:牵引,拖着。20。

    钯:通“耙”,整地的农具。21。

    但:只。22。

    倒掷:倾倒。23。

    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24。

    暴涨:凶猛的河水。25。

    尔辈:你们。26。

    干:岸边。27。

    临:面对。28。

    并:一起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31。以为:认为。

    32。盖:因为。

    33。溯:逆流而上。

    34。 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

    今义:一种学科。文章寓意:《河中石兽》是纪昀(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

    题目: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下游) ,依据是(顺流下矣) ;讲学家判断其在 (湮(yān)于沙上),理由是(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老河兵则判断其在(上游) ,是因为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

    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 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文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⑨盖石性坚重 ;④求之下流,固颠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是非木柿 ;问今是何世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C.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

    翻译下列句子。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5。

    老河兵为什么能成功?·答案:1。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4,固然。

    2。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A项第一个“是”意为:这;第二。

    文言文,特岗常考

    3.新疆特岗语文科目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汉 语 文一、考试目的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了解报考人员适应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

    二、考试范围(一)各学段内容比例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要求比例为6∶4。(二)考试能力要求考试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1.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1)识记: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的字形。③识记中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④能够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优秀诗文。(2)应用 D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和关联词语)。③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2.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

    (1)理解 B①体味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分析综合 C①根据不同的文体把握文章思路和表达特点。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E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②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3.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以教材选文为主)。

    (1)理解 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之)。②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③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E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写作 D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根据生活需要,能写日常应用文。

    (1)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感情真实,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2)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3)能用正楷或行楷书写,书写正确、格式规范、标点正确。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部分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

    2.试卷结构:学科专业知识(100分)。包括:(1)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约28分;(2)现代文阅读,约20分;(3)古诗文阅读,约17分;(4)写作,约35分。

    学科专业知识试卷题型及分值:选择题约占30%;填空、简答、翻译题、写作和其他题型约占70%。四、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8∶1∶1,其中,初中知识考查难度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持平;高中知识考查难度略高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五、命题基本要求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4.特岗教师考试《语文》试卷会涉及哪些题型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综合知识 (一)教育理论知识。

    主要考核对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了解与运用情况。其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考查内容占60%左右。

    (二)学科综合知识。 分为文科综合1类、文科综合2类、理科综合1类、理科综合2类、技能综合1类、技能综合2类、外语综合类等7种。

    1.文科综合1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语文知识的比例不少于60%。

    2.文科综合2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政治(含思品)、历史、地理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语文和各学科专业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语文知识40分,各学科专业知识60分。

    3.理科综合1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数学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数学和中小学数学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数学知识的比例不少于60%。

    4.理科综合2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数学和各学科专业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数学知识40分,各学科专业知识60分。

    5.技能综合1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以及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和各学科专业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合计占50%,学科专业知识占50%(其中10分考察本学科英语知识)。

    6.技能综合2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科学、综合、信息、劳技及其他小学科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语文、大学数学、普通生活知识组成(包括生存技能、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满分100分,其中大学语文和大学数学合计不超过50分;生活知识中有10分考察英语知识。)

    7.外语综合类。笔试对象为报考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内容由大学英语和中小学英语知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大学英语比例不少于60%。

    特岗常考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