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接天莲叶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空处应该是“荷花“二字,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该诗句出自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及赏析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2.关于荷花的古诗句

    荷花的古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白居易《池上》

    9、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李白《妾薄命》

    1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1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王维《渭川田家》

    15、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苏轼《江神子·江景》

    荷花(Lotus 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古诗接天莲叶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