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降的爱情的诗句(描写霜降节气的诗句)
1.描写霜降节气的诗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时令已到霜降,秋的颜色逐渐变得浓重。
霜降时节,虽然落叶纷飞、草木枯黄,但却不乏秋日胜春朝的好景致。霜红的枫叶、色彩斑斓的菊花,让秋的清寒中多了一份静美和淡雅。
登秋山、观秋叶、赏秋菊、饮菊花酒,自然成为乐事与习俗。在这欲冷未冷之时,趁着今年秋色未尽,让我们一同在古诗词里感受深秋的美好吧!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唐-元稹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泊舟盱眙唐-常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宋-叶梦得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霜降前四日颇寒宋-陆游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舟中杂纪元-王冕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南中霜降明-王夫之北候怀青女,南飙拂白苹。
墟烟深漠漠,江草故鳞鳞。翠袖寒犹薄,黄华泪已新。
炎洲无限橘,谁与寄湘津。迎霜降明-何景明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
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
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都门霜降日作明-郑茂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明-朱朴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霜降夜清-陈忠平海气凝成度鬓风,暗随冷雨到帘栊。
心花一瓣无端湿,梦底销魂梦亦穷。如梦令·晓向高楼凝望清-黄琬璚。
2.鹊桥仙 秦观 原文
鹊桥仙①- 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传恨③,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④,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⑤.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⑥! 【注释】 ①鹊桥仙: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以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
此调多咏七夕。 ②纤云弄巧:纤细的云彩变幻出许多美丽的花样来。
这句写织女劳动的情形。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
③飞星传恨:飞奔的牵牛星流露出(久别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闪现出离愁别恨的样子。
④金风:秋风。秋,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顾:不忍心回头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
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3.不觉黑松暮,请对下一句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二三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
“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
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
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4.求贺双卿《惜黄花慢·孤雁》注释+翻译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
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
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注释:遥天:犹长空。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三二:“遥天耀四海,倏忽潜蒙汜。”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重峦俯渭水 ,碧嶂插遥天。”
暮霞:是指晚霞的意思, 江淹《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散绮:是指展开美丽的绸缎。比喻绚丽的云霞。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馀霞散成绮,澄江浄如练。” 姚燧 《江梅引·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词:“暮霞散绮楚天外,几片轻飞。”
肃霜: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鸥鹭:这里的鸥鹭并不是指单独的某种鸟,而是对鸥鸟,鹭鸟的统称。如海鸥,白鹭之类。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白居易《长恨歌》:“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婵娟:美女、美人。
这里指词人自己。方干《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此词写的是孤雁,上阕开端便营造出一种哀愁的境界。
天空是如此遥远,而晚霞如散落的罗绮,那色彩虽然鲜艳,却被剪得零零落落,不成模样。双卿笔下的晚霞,总是非常独特,带着唯美忧伤的气质。
双卿《武宁溪韵赋七言古诗七首》其一中,有“细切霞膏咽冰噫”之句,想象奇特,要用切碎的红霞调作胭脂;而她在《步宁溪前韵应三人题为七言古诗三首》其一中,有“隙送残晖印孤臆”之句,夕阳的余辉是从零云的缝隙之中洒落下来。在双卿笔下,暮霞虽美,却总是破碎零落,让人不堪直面。
正如上述,此词起首便用晚霞营造了一种视觉的凄美,而随即带给人的,则是听觉的错落。我们听到的是失群孤雁的哀鸣,那声音似乎直接穿透贺双卿的心灵,感觉是如此之近,如此之令人怦然心动,然而抬头寻觅,那身影却是如此之远,并且还在一直远去着……孤雁啊,你到底要何去何从呢?贺双卿不由为它担心,也为自己担心。
自己尚在病中,还得操劳田间,傍晚归家,没有温暖的期盼,只有栖栖惶惶的感觉。而孤雁也是一样,究竟能去向何方?已是晚秋,霜降芦苇,水边是如此清冷。
更不能指望水鸥、鹭鸶的怜惜同情,你还是悄然独睡罢了。而凤凰尽管高贵美好,又怎么可能成为你的伴侣呢?就如自己,缺少丈夫的怜惜;虽然有才子们的惺惺相惜,但他们可能成为真正的伴侣吗?词的上阕,见出贺双卿多少自怜自艾,犹豫徘徊的情绪。
而下阕,贺双卿似乎重新打定主意,不再惆怅感叹,自寻烦恼。她断然地劝孤雁不要再哀鸣了,还是沉默无言为好。
找到一沙半水,聊度此生罢了,这样倒还能求个自保。否则的话,眼下稻粱刚刚收毕,到处空空荡荡,无处藏身,而猎捕你的网罟也早已撒开。
知道你在寒烟之中,到处惊魂。知道你一定如我一般,心中有无限忧愁。
但是,我劝你还是别再如此凄苦缠绵,不然,我怕你黑夜还未降临,就因飞得太累,而误落在最危险的平田之上。其实,我自己也是一样,有一个简陋的家栖居即可,为何还要烦恼忧愁,多思多想呢?双卿曾和邻妇有一段对话,道尽了她对人生和婚姻的看法。
双卿说:“人皆以妾为薄命者,徒以妾才貌耳,彼无才貌者,未尝不欲得佳婿,宁独双卿乎?才貌者,天之所以戕双卿也,乃自戕以快天意,愚矣!”双卿甚至感叹说:“天乎!愿双卿一身代天下绝世佳人受无量苦,千秋万世后为佳人者无如我双卿也!”可见双卿内心的最深处,还是有着美好的期盼,她也曾梦想一个与自己般配的才士,然而现实如此残酷,她只能把一切归为命运,归为天意。所以索性断绝一切念头,聊度此生。
而她的内心,又偏偏不能如外表般平静,所以总是触景伤情,总是泛起波澜。几抹晚霞、几声雁过的啼鸣,几处寒烟,都会引起她的一番波动, 她要努力说服自己,才能复归平静。
而这种平静,内里却是如此挣扎与绝望,往往更让读者黯然伤神。所以,陈廷焯在《词则·别调集》中,说贺双卿此词“鹃血猿声,令人肠断”。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上阕景语起,并且这个景异常美丽,遥望去,一片蓝天,黄昏的晚霞铺散开来像织锦的彩色丝绸一样。
晚霞那鲜红的颜色,就好像是把鲜红色的绮罗剪碎成一条条一片片的。想象甚奇。
特别是“碎剪红鲜”神来之笔。道前人所未道。
这么美的背景,看到的却是“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词人用外界的鲜艳色彩与她内心的伤心欲绝正好构成反衬。相似的手法比如杜甫《秋兴八首》第一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用白得耀眼的露珠和鲜艳的枫树林起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
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
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
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译文2】 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
6.宋,秦观的词,鹊桥仙的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翻译: 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