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11中六级小升初古诗句(《“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

    1.《“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5、6题各3分;7题10分)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

    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

    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

    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①谬误。

    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

    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

    遂杀之。县中震栗。

    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

    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 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

    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

    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

    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

    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注:①擿(tì):揭发。

    ②厕:侧,旁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北走董卓 走:投奔 B.诸山越不宾 宾:礼貌C.渐容人事 容:包容 D.山越怀附 怀附:心怀不轨5.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武功”的是① 学书疏,讲兵事② 南破山贼,北走董卓③ 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④ 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⑤ 建策火攻⑥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A.① ④ ⑤ B.② ⑤ ⑥ C.③ ④ ⑤ D.③ ⑤ 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非常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现了该地的稳定。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锋中郎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5分)译文:(2)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5分)译文:参考答案:4。

    C(A走:打败,使……退却;B顺从; D归顺依附)5。 D(①学习期间,成就不明显;②主要是孙坚的功绩;④不是黄盖之举,而是掾吏之想)6。

    B(A“早年就失去了祖父”不当;C“主动请缨”不当;D“被韩当救起”不当)7。(1)郡县长官这个人道德不好(没有高尚的品德),只会凭借武功的高强来作官(作为当官的要旨),而不会凭借文职官吏而著称。

    (5分。“不德”、“徒”、“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2)黄盖也嫌弃外边懈怠,时而会有所察看,各在两掾中检察到不遵从法令的一些事情。

    (5分。“亦”、“省”、“数”各1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黄盖,字公覆,是零陵郡泉陵人[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

    是原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一些黄氏后人与家族分离,从黄盖祖父辈迁徙到零陵郡,就在此地安家。黄盖年少时成为孤儿,遭受了凶险苦难,艰辛困苦全都尝受到了。

    然而他胸怀壮志,虽然处于贫困卑贱之中,不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平庸之人,经常在背柴的空闲时间,学习写奏疏,谈论战事。 起初当了郡吏,被举荐为孝廉,被征调到三公官署。

    孙坚率领义军,黄盖跟从着孙坚。孙坚在南部打败山贼,在北部击退董卓,授予黄盖别部司马一职。

    孙坚死后,黄盖追随孙策和孙权,穿着战甲与敌交战,踏着兵刃攻城。那些山越地区不够顺从,有遭受侵犯的郡县,就任用黄盖为郡县守卫长官。

    石城县官吏,特别难以检查管理,黄盖于是安排两掾官员,分别主管诸曹官员。黄盖训诫道:“郡县长官这个人道德不好(没有高尚的品德),只会凭借武功的高强来作官(作为当官的要旨),而不会凭借文职官吏而著称。

    如今贼寇没有平定,还有行军作战的要务,郡县长官全都把官府文书委派给两掾官员,两掾官员应当检察管理诸曹官员,纠正揭发他们的错误。 两掾所安排的工。

    2.要参加小升初应记住李白的哪些诗

    1、小升初与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并列为中小学生的三大考试。如今的“小升初”制度使小学六年级生的压力减少。制度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

    2、小升初应记住李白的诗: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南阳,六级,诗句,小升初

    3.小升初必考的古诗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意】风和日丽的日子在泗水边观光,一望无际的风景已经焕然一变。轻易就领略了春风舒适的颜面,到处都是鲜花绚丽的多彩春天。

    62.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意】青山之外有青山,高楼之外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够罢休?和暖的风吹得达官贵人如痴如醉,简直就把这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

    63.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主人也许是担心木屐踩坏了青苔,客人轻轻叩着柴门久久不见打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64.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意】田野里到处是一片绿色,稻田里积满了水,一片白色,杜鹃在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漾潆。四月到了,乡村里的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蚕桑的事,又开始插秧。

    65.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小草钻出了地面,莺飞的早春二月,垂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迷蒙的春烟令人心醉。小孩子放学回来得很早,赶紧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66.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意】生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儿朵朵像用淡墨点染而成。不需要别人夸奖它的颜色好,只想留下清香充满天地人间。

    67.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千锤万击地开凿出自深山,烈火焚烧也觉得平平常常。即使粉身碎骨也全无所畏惧,只要能够把清白留在人间。

    7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古诗《游子吟》出自小学哪年级哪册

    《游子吟》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五单元。

    这首乐府诗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最深挚的爱,更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赞歌。全诗共六句,作者通过回忆自己远行之前,母亲亲自为自己缝衣的场景,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容,心中十分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以及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相比于生活在母亲身边,时时刻刻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来说,诗人因常年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所以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跟母亲相聚的生活,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母子分离之时。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5.描写送别友人的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我学的是苏教版的所以不知道人教版上有那些诗,我想这些类容应该有用。

    6.读了《望月》一文,我记住了许多古诗句:“少时不识月,( )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最佳答案检举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7.小学六年级必背古诗

    《秋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赠花卿》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朝天子·咏喇叭》明代 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示儿》南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0.《采莲曲》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望岳•岱宗夫如何》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白莲》唐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情欲堕时。

    14.《蝉》唐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5.《淮村兵后》南宋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6.《垓下歌》秦末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17.《于易水送人》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8.《早寒江上有怀》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9.《墨梅》元代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0.《归园田居》东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1.《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3.《霜天晓角》宋 吴潜 长江千里,中有英雄泪。

    却笑英雄自苦,兴亡事,类如此。浪高风又急,歌悲声为止。

    但愿诸公强健,吞海上,醉而已。 24.《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南阳11中六级小升初古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