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的著名诗句(四川美景的诗句)
1.四川美景的诗句
峨眉山: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出自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的《登峨眉山》,该首诗歌是用登峨眉山时的感受来表达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不仅写出了峨眉山清幽巍峨的景色,也写出来峨眉山远离尘世的境界。
峨眉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峨眉山地势雄伟,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有“秀甲天下”的美誉。
在峨眉山的金顶,山高云低,景色壮丽,许多游客把在这里看日出、云海、佛光作为来峨眉山的重要行程。推荐线路▼峨眉山+乐山+都江堰+青城山3日2晚跟团游(3钻)·纯玩0自费不进店《丈 人 山》——杜甫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山。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2青城山:自为青城客 不唾青城地“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山。”
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丈人山》,所谓丈人山指的便是青城山,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诗词通过对青城山幽静景色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青城山的无限热爱。
2.描写川蜀的诗句
1、《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巴蜀作客其间所作。奔流不止的长江好像因为我的悲伤而停了下来,而我这个远游万里之人正在想着早日回到家乡,更何况现在已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了,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2、《寄虞山王石谷》
清·恽格
东望停云结暮愁,千林黄叶剑门愁。
最怜霜月怀入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日暮黄昏十分,像东面望去,之间那云朵凝结,日暮诗人哀愁,在这剑门山上,成千上万可树木,树叶已经变得枯黄,最使人感到悲凉的是,那微寒的月光照向身体,在这哀鸣的大雁声中,独自倚靠着楼阁。
3、《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是以转述的口吻描写巴蜀的景色。我听得别人传说,四川地方,每多极狭极小的路,又是高高低低,很不容易行走的。那里的山,好似从人面前突然耸起;山上的云,又好似靠着马头上发生出来。还有那茂盛的花树,笼罩着陕西栈道;春天的流水,围绕着四川城垣。要知道人的命运,原有定数,何必前去问卜,找寻那严君平一流的人物呢!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首联便点出自己被贬谪到巴蜀之地,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抒发了内心的不平,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词汇,渲染自己压抑已久的激愤心情。
5、《蜀道难》
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噫吁:见物惊诧而发出的叹声,蜀地方言。多么高大险峻啊!蜀道的艰难,比上青天还要难啊!诗人凭空起势,用惊讶的口语唱出了对蜀道艰险的感叹。后人常引用这几首诗,描绘蜀道的险峻艰难,或借以夸说某种事情之难。
6、《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四川剑门地方,山峰像剑一般,横亘在云霄里,形势险峻得很,我因为避安禄山的乱事,出来巡狩,现在已经平静,可以坐着车子回来了。仍从这条路上经过,见山和翠色屏
3.求几首描写四川的诗,要整篇的
蜀 道 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う,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四川古代有那些著名的诗人
蜀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中国已故川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道:“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杨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又署雪王龛。清同治六年(1867)九月生于荣县城北郊宋家坝。赵家世代务农。光绪十七年,赵熙乡试中举人。光绪十八年进京殿试为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朝考列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赵熙二次入京,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熙一生勤学,读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今成都草堂藏有赵评点杜诗四部。其文章骈散俱精,以散文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乐山乌龙诸寺碑文。赵诗学古最精,运用最活,兼擅古体与律、绝,龙精五律。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诗3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费,在上海倡印《香宋诗前集》上下册,录诗1300余首。近年四川又出版《香宋诗钞》,录诗500首。《香宋词》313首,则于民国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赵熙书法,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民国2年(1913),成都少城公园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赵为书写碑名于西南。偶亦作画,喜山水小品,颇富诗情。民国8年,赵熙主持修纂《荣县志》,任总纂。该志共十七篇,附图表数种。民国《荣县志》行文严谨得体,反映了荣县社会实际,并加以标点断句,事为创举,被誉为巴蜀名志而获得广泛赞誉,为荣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参考资料:
/viewthread.php?tid=6735
5.四川古代有那些著名的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 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 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名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