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诗句古诗赏析(古诗中的风赏析)
1.古诗中的风赏析
古诗《风》之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为唐代李峤所作。李峤以“风”为题的组诗共有3首,此为其中一首。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兴、比、赋”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赋”意指“直赋”“赋陈”,由物即心,直面陈说,直接表白。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以上“赏析”难免存有“就诗论诗”之嫌,如果能够结合李峤的另外二首关于“风”的诗文,再联系诗人的平生历练、生活背景与创作情况等,或许会有更为精彩而深刻的解读。
2.关于风的诗句 带解释 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赏析: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前一句为千古名句,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用疑问句式表现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思念家园的心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十分有名的诗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把春风比作剪刀?本句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3.描写风的古诗词名句和赏析
1、《浣溪沙》 宋·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
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4、《步虚》 宋·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 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
5、《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6、《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7、《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唐朝诗人李峤的诗《风》赏析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
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5.唐朝诗人李峤的诗《风》赏析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 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6.关于风的古诗并解析风在其表达了什么
大风 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大雷口阻风 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步虚---- 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
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关于风的古诗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 《虞美人》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宋)柳永《八声甘州》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宋)张先《天仙子》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 (宋) 欧阳修《浪淘沙》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宋)欧阳修《采桑子》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宋)李清照《渔家傲》 月落江天黑,长风正怒号。——(明)贝琼《寒夜》 况属高风晚,闪闪黄叶飞。
——(唐)王勃《山中》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有怀》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唐)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唐)王维《观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 《登高》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 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
(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