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思乡的诗句古诗(描写思乡元宵的诗句)
1.描写思乡元宵的诗句
一、描写思乡元宵的诗句: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
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诗曰》作者: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
《元宵夜思儿》 5、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6、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
2.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
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2、《观灯乐行》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宋代: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4、《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宋代: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5、《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宋代: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6、《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宋代:佚名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7、《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代: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8、《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0、《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关于元宵节的诗
思乡(散文诗) 余光中 今夜, 妈妈的手抖落了 九天的星星,月亮 也在妈妈的手里 悠悠晃晃。
今夜的儿时,骑在牛背上的我, 听妈妈说: 月亮是银色的牧笛, 月饼是画在天上的月亮。 映在眼里。
今夜的少年,站在老井旁的我, 听妈妈说: 月亮是金色的辘轳, 月饼是落在井底的月亮。 掬口入心。
青年的我,志得轻狂 离开了故乡, 妈妈说: 捎上牧笛, 想家的时候, 吹一曲家乡的月光。 今夜,月色如华, 岁月如华的我, 接过妈妈手中的星星 和月亮, 妈妈说: 儿啊,喝吧 家乡来到你的心房。
哦, 原来这是一碗那口 老井的水香。 印度洋上的秋思 徐志摩 昨夜中秋。
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 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篷上悉悉索索啜泣起 来,低压的云夹着迷蒙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 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 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 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秋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 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
但方才啜泣的云,还疏松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惨白 的微光,预告明月已经装束齐整,专等开幕。同时船烟正在莽莽苍苍地吞吐,筑成一座 蟒鳞的长桥,直联及西天尽处,和轮船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对照,留恋西来的踪 迹。
北天云幕豁处,一颗鲜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来问探消息,像新嫁媳的侍婢,也穿 扮得遍体光艳。但新娘依然姗姗未出。
我小的时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楼窗外等看“月华”。若然天上有云雾缭绕,我 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担扰。
若然见了鱼鳞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祷着月 儿快些开花,因为我常听人说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华;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 亲早已逼我去上床,所以月华只是我脑筋里一个不曾实现的想象,直到如今。 现在天上砌满了瓦楞云彩,霎时间引起了我早年许多有趣的记忆——但我的纯洁的 童心,如今哪里去了! 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
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 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畤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
我疑悲哀是人类先天的遗传, 否则,何以我们几年不知悲感的时期,有时对着一泻的清辉,也往往凄心滴泪呢? 但我今夜却不曾流泪。不是无泪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将我最纯洁的本能锄净,却 为是感觉了神圣的悲哀,将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动,想学契古特白登来解剖这神秘的“眸冷骨累”。
冷的智永远是热的情的死仇。他们不能相容的。
但在这样浪漫的月夜,要来练习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机一转, 重复将锋快的智力剧起,让沉醉的情泪自然流转,听他产生什么音乐,让绻缱的诗魂漫 自低回,看他寻出什么梦境。 明月正在云岩中间,周围有一圈黄色的彩晕,一阵阵的轻霭,在她面前扯过。
海上 几百道起伏的银沟,一齐在微叱凄其的音节,此外不受清辉的波域,在暗中坟坟涨落, 不知是怨是慕。 我一面将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现象,一面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 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她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 菁华。
因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间的恩怨,哪一件不经过她的慧眼呢? 印度的Ganges(埂奇)河边有一座小村落,村外一个榕绒密绣的湖边,坐着一对情 醉的男女,他们中间草地上放着一尊古铜香炉,烧着上品的水息,那温柔婉恋的烟篆, 沉馥香浓的热气,便是他们爱感的象征月光从云端里轻俯下来,在那女子脑前的珠串上, 水息的烟尾上,印下一个慈吻,微晒,重复登上她的云艇,上前驶去。 一家别院的楼上,窗帘不曾放下,几枝肥满的桐叶正在玻璃上摇曳斗趣,月光窥见 了窗内一张小蚊床上紫纱帐里,安眠着一个安琪儿似的小孩,她轻轻挨进身去,在他温 软的眼睫上,嫩桃似的腮上,抚摩了一会。
又将她银色的纤指,理齐了他脐圆的额发, 蔼然微哂着,又回她的云海去了。 一个失望的诗人,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满面写着幽郁的神情,他爱人的倩影,在 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动,他又不能在失望的渣滓里榨出些微甘液,他张开两手,仰着头, 让大慈大悲的月光,那时正在过路,洗沐他泪腺湿肿的眼眶,他似乎感觉到清心的安慰, 立即摸出一枝笔,在白衣襟上写道: 月光, 你是失望儿的乳娘! 面海一座柴屋的窗棂里,望得见屋里的内容:一张小桌上放着半块面包和几条冷肉, 晚餐的剩余,窗前几上开着一本家用的圣经,炉架上两座点着的烛台,不住地在流泪, 旁边坐着一个皱面驼腰的老妇人,两眼半闭不闭地落在伏在她膝上悲泣的一个少妇,她 的长裙散在地板上像一只大花蝶。
老妇人掉头向窗外望,只见远远海涛起伏,和慈祥的 月光在拥抱蜜吻,她叹了声气向着斜照在圣经上的月彩嗫道: “真绝望了!真绝望了!” 她独自在她精雅的书室里,把灯火一齐熄了,倚在窗口一架藤椅上,月光从东墙肩 上斜泻下去,笼住。
4.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句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5.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有哪些
1. 《京都元夕》
金 ·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 ·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 《十五夜观灯》
唐 ·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 《汴京元夕》
明 ·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6.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1、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词》。 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7、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