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见微知著的诗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唯善察者见微知著的原句)

    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唯善察者见微知著的原句

    【原文】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著。

    【译文】月亮有晕,就一定会刮风,柱石湿润,就一定要下雨,人类的事情虽不一样,但道理相同。只有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从细微处发现本质。

    【事典】诸葛亮惊走刺客

    有位客人前去拜见刘备。刘备那时刚刚当上皇帝,政务繁忙,但一向礼贤下士的他还是接待了客人。

    客人很有礼貌,他称赞刘备当了皇帝是顺天应人。客人也很健谈,畅论起天下大势,头头是道,把个刘备听得津津有味。

    客人越坐离刘备越近,他的目光似乎流露出异样的神情。这时门开了,诸葛亮走了进来,说是有事要向刘备启奏。客人见到诸葛亮,马上站起身来说要上厕所。客人出去后,诸葛亮问:

    “陛下,刚才来的是什么人?”

    刘备把客人称赞了一番,接着说道:

    “丞相难道对他有什么怀疑吗?”

    诸葛亮说:

    “我想他是曹操派来的刺客。”

    刘备吃了一惊:

    “这怎么可能?你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说:

    “我进来时,看见他正在和您交谈,他脸上眉飞色舞,神情却好像有所畏惧。他的眼睛看着下面,眼珠却四处乱转。外表露出奸形,内里包藏祸心,因此这人一定是曹操派来杀你的。”

    刘备恍然大悟,马上下令,叫卫兵去捉拿,但那个人已经翻墙逃走了。

    2.“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出自那句诗词?

    释义: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注音:jiàn wēi zhī zhù

    造句:

    1、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能力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2、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3、本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4、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5、每件事都挺细致的,真是都可以让人忙的厉害,见微知著。麻木从容地去办。

    6、见微知著所有身体的小细节都在告诉我什么都是有关联有后果的。

    7、配合是心理学研究、是见微知著、是看得懂眉头眼额,更重要的,是对老板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8、我们专栏作家往往能见微知著,从自己的生活事件中摸索到新的时代精神,但时下一些重要的事情可能正在发生变化:父亲们在工作中正逐渐开始把照顾孩子当作借口。

    9、夜雨潇湘说:见微知著,人微言轻,这些话题都可以,"微"时代,就是草根的力量汇聚的时代。

    10、在这方面,我是个行家,能见微知著,我认为还是不做这笔生意好。

    11、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12、科学家们太了不起啦,搞科研时见微知著,为人类谋福啊!

    见微知著,诗句

    3.德才兼备,品学贱优

    德才兼备 发音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

    指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 近义词: 德高望重、又红又专反义词: 德薄能鲜、德薄才疏语法: 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出处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示例】他是一名~的好学生。

    【近义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反义词】德薄能鲜、不学无术【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深谋远虑 汉语拼音 shēn móu yuǎn lǜ 成语释义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使用例句 大王深谋远虑,说得有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 释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能,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 处 元·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茅盾《子夜》:“慎庵,你是~的!” 近义词 智谋过人、大智若愚、诡计多端 反义词 愚昧无知、愚不可及、束手无策 灯 谜 会计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释 义】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 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示 例】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 【注 释】“见微知著”的“微”是微小的意思。

    但如何能见微知著而又不以偏概全呢?“微”是在此条件下的微小,即对这“微”所在的整体的影响小,要“知著”,就需一个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原来的“微”已经由原来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转换为主要方面了,因此能“知著”。因此,要避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就需时刻关注周围的事物,一旦发现哪个事物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了,就必须马上做出判断,以免延误时机。

    一叶知秋 发 音: yī yè zhī qiū 释 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 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防患未然 发 音 fánɡ huàn wèi rán 释 义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 处 《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示 例 各单位必须加强防火措施,以~。

    近义词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未雨绸缪反义词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 释 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用 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近义词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 临渴掘井。

    关于见微知著的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