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孝德的古诗句(关于孝德的古诗)

    1.关于孝德的古诗

    关于孝的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步虚

    【作者:司空图】 【年代:唐朝\代】 【诗文】: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墨萱图》【元】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2.古代孝德的诗句

    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3.关于孝德 的古诗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4.古代孝德的诗句

    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

    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5.关于“德孝”的古诗有哪些

    明德赋

    胡秉言

    日月交融,万泰亨通。

    刚柔相抱,阴阳平衡。

    金乌赐正能量,冰魄泽睿气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启灵。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顺乎自然,标有准绳。惟初太始,万物化成。

    本心本善无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无言无形,感知善良心行,

    省于天地圣灵,启于思维善行。

    教以人伦茂亲,施以天道德成。

    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天成,兼备仁礼惠盈。

    天地清明,惠泽万灵。

    四海咸宁,神州大同。

    晓德道而行,懂礼仪而从,

    善与善而交,善与善相融。

    秉承人伦之性而勤朴,怀守德善之心而始终。

    上古留德绵远千世烙心境。

    而今感念弘扬万载润贤明。

    圣人行于道,天子行于明,君子行于仪,世人行于德。

    道在五德之上,德为富贵之根。内修清静寡欲无,外修天道气真。

    德心致虚致公,修德养性明伦。坐立不忘我德道,出入皆抱善心。

    德威天下,物埠咸丰。乃国人伦理核心,成民族文化基根。

    儒道法佛,明德共存。参传统思想理论,扬仁爱孝悌精神。

    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礼仁。

    德施天下安,德惠万民咸,德法社会宁,德政盛世绵。

    6.孝德礼仪的古诗

    诗句:亭清庙、孝德辉光

    出自:《六州》

    作者:无名氏

    年代:宋

    推荐名句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我者谓我心忧

    暗香浮动月黄昏

    呼作白玉盘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上白玉京

    寸寸山河寸寸金

    燕山月似钩

    执子之手

    一道残阳铺水中

    诗句

    诗句:可怜孝德如天大

    出自:《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推荐名句赏析

    春潮带雨晚来急

    铜雀春深锁二乔

    除却巫山不是云

    东边日出西边雨

    露似珍珠月似弓

    西塞山前白鹭飞

    使我不得开心颜

    慨当以慷

    清泉石上流

    欲把西湖比西子

    7.关于德孝的古诗

    孝行引领子孙勤, 德厚丰碑广远闻。

    天上人间存慧眼, 下巡打探拜真神。 孝泉古镇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汉代叫汛乡,后因“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著名典籍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左平御览》、《华阳国志》等记载了东汉末年古代孝子姜诗、姜妻庞氏和儿子姜安安姜家一门三位孝子。“一门三孝”自古以来,影响深远,姜诗去逝后,汉明帝下昭在孝泉修建姜公柯,以表彰姜诗一门三孝的孝道,从此至今,已近两千年,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顶礼膜拜。

    “一门三孝”。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图》,作为古代儿童教育的启蒙教材,姜诗被宋代崇宁宗赐为“东双至孝广文王”,孝敬父母、忠于园家的品德被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学派列为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汉明帝、宋崇宁宗、明成祖、清乾隆等帝王下昭赞评,韩愈、李调元、黄云鹊、谢无量等文人墨客写诗题字,部份墨迹保存完好。元代砖塔、清代藏经楼等部份历史遗迹保留至今。

    国务委员彭佩云、副省长韩邦彦等领导高度重视,苏联代表团、越南代表团、联合国官员前来参观并题词。由此,孝泉成为孝子故里、德孝文化发源地。

    写孝德的古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