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家乡味的诗句(关于过年的诗词)

    1.关于过年的诗词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夜 【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

    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

    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

    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

    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

    故乡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粽在家乡千年味,古诗

    端午

    作者:张玉娘 朝代:宋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端午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端午

    作者:陈宓 朝代:宋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端午

    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

    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端午

    作者:丘葵 朝代:宋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3.描写家乡的诗句有哪些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并不是最好的十首诗。

    因为要影响大,除了要写得好之外,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

    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第三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

    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参考资料 爱问:。

    4.关于春节的古诗

    1、《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3、《守岁》——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4、《除夜雪》——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5、《除夜作》——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5.关于大年三十的诗句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有怀》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此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

    《除夜寄弟妹》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夜宿石头驿》是唐代诗人戴叔伦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时创作的感慨自身遭际的诗作,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冬除夜书情》唐·卢延让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姜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首七绝。

    《除夜雪》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宋·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以上供参考。

    关于家乡味的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