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古诗词(描写西湖夏天荷花的诗句)

    1.描写西湖夏天荷花的诗句

    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于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忆与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写林和靖梅花诗后 年代:【宋】 作者:【萧澥】 西湖幽处卧烟霞,湖里荷花匝四涯。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却不似梅花。

    西湖旧梦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泖滨见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贞】 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江南秋冷红衣落,离立西风旧恨长。

    夜泛西湖五绝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白莲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笑指西湖且归去,闲时应待我重来。

    登吴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吴龙翰】 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

    采莲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歌。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恨无飞羽致汝旁,朔洄从之云路长。

    东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2.写夏天、荷花、西湖的诗各两首,简单点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悯农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

    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②芙蓉:即荷花。③乱:混杂。

    “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3.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 古诗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4.描写夏天荷花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夏天荷花景色的诗句有:

    1、《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得胜乐·夏》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荷花》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莲花》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5.有关夏天,西湖,荷花,送别的古诗各一首

    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大堤曲今日菖蒲花-李贺频频在星光下,帘影前看到你蹙眉,犹带着唇边一点微笑:「总梦见是在天之涯宽厚的胸和肩胂,多汗的……感觉你耳后草原如海水熟悉而淡漠的气味」头发稍稍长了些,微巷如昔日菖蒲的花蕊双眉依然是细小温柔随时因为快乐而绉蹙眼睛摇荡如招唤的灯火所有想象和追寻都在其中燃烧,焚尽心中最后一滴幻与真「在海角,遥远最遥远的地方,春雨曾经倾斜过乔木的新叶,和床头钟」在人群当中,频频以衣裳的颜色和体裁暗示相约在木兰酒坊在垂杨码头,在桃子之后莲蓬以下,被单的中间夕阳飞照大堤和彩缎归鸟结队掠过你的眼夏天已经过完了,夏天隐入骨格碰撞的山峦汗水汇注滚滚的河川「然后体会分离,整个秋天悉数属于你,我也在港上默默思念着,属于你」然后不知道为甚么就将所有的诺言遗忘醒来在陌生人的镜前蹙眉微笑,四肢有些衰弱「恁地惟悴只因梦中人」1981 杨牧八月的忧愁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林徽因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解读: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宴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安东尼奥·马查多〔西班牙〕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 1875-1939),二十世纪西班牙大诗人,早年在西班牙自由教育学院学习,在马德里获得了博士学位,曾在巴黎大学深造,他还在巴黎听过亨利·柏格森的哲学讲座,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深受其影响。后来在索利亚长期担任中学法文教师。

    离开索里亚后,他先后在巴伊萨、塞戈维亚等地任教,并在塞戈维亚创办了“人民大学”。1927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语言科学院院士。

    共和国时期,他在马德里卡尔德隆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任教,西班牙内战结束后,独裁者佛朗哥夺取了政权,他不得不流亡法国,后来病逝于科利乌尔。马查多的诗作主题为:土地、风光和祖国,早期作品有现代主义色彩,后来从单纯的表现内心转向关注外界事物的直觉型的“永恒诗歌”。

    他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自然风光,又关注社会政治生活。他是西班牙著名文学流派“九八年一代”的主将,关心西班牙的命运。

    他的后期作品大多显示出深邃的存在主义观点和诗人的孤独。马查多的诗作语言新鲜朴素,近似易于朗诵的西班牙民歌;内涵深邃、描写细腻,但不事雕琢。

    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挂着浑圆而快乐的果实。年青学生的喧闹一阵阵混乱地传出学校--他们那清新的嗓音的快乐充斥了广场的荫蔽部分的空气。

    死城角落里的儿童般的欢乐!我们曾经是某种我们依然看见穿行这些古老街道的东西!● 钟敲响十二次。

    那是一把铁锹钟敲响十二次。

    那是一把铁锹铲动土地十二次。

    “轮到我了!”我叫喊。

    沉寂回答我:别害怕。

    你永不会看见最后一滴坠落它如今在滴漏式水钟里颤抖着。你将依然在这里的海滩上睡眠很多时辰,而你在一个清晰的早晨将会发现你的小船系在另一条海岸上。

    ●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土地的微弱声音!来自古代之钟的那么多的悲伤!奄奄一息的煤在西方冒烟。

    雪一般的罗马幽灵四处走动点燃星星。“打开阳台门吧。

    这是让幽灵进入的时候。

    这个下午在打着盹而钟声在沉睡。”● 我的灵魂在熟睡吗?我的灵魂在熟睡吗?。

    6.描写西湖夏雨带有荷花的古诗词都有什么

    西湖荷花【宋】文同(文与可)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小池荷叶雨声【宋】杨万里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宋】杨万里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词句注释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荡:浅水湖。⑶却:回转。

    ⑷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⑹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⑺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白话译文其一清晨走出西湖的时候还可看到昨夜的残月高挂在天上,我陪着友人穿过绿树环绕的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其二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文学赏析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组诗第一首默默无名,但在组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

    “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形象了表现了荷花的风姿神韵以及观赏者的感受。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夏天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古诗词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