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 bùruò
[not as good as;not equal to;not up to;had better;would rather] 即不如
不若与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比不上。《战国策.齐策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也作「不及」、「不如」。
不善。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英语 not as good as, not equal to, inferior
法语 pas aussi bon que, pas égal à, inférieur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曾国藩
夏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粗犷,豪爽,不若秋雨的缠绵,悱恻,散乱如丝,乱人心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与其救疗于有救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为高。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