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 pǐfū
(1) [ordinary man]∶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清· 刘开《问说》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an ignorant person]∶独夫。多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
匹夫休得逞强!——《三国演义》
(3) 骂人的话[abuse sb.]
匹夫安敢欺我耶。——《三国演义》
平民、百姓。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一个人。
《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贱称对方。多用于责骂之词。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麤。」
《三国演义》第五回:「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英语 ordinary man, ignorant person, coarse fellow
法语 homme du commun, homme vulgaire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庄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若敌人稍一激你,你便恼羞成怒猛冲蛮打,是小卒之举匹夫之勇。大将绝不会为挑衅和贬抑所动。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