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辞典解释
庙食 miào shí ㄇㄧㄠˋ ㄕˊ
有功者死后祀之于庙,称为「庙食」。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