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fāngzhì
[local chronicles;local records] 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制两类。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跟人文的书。《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也作「地方志」。
英语 local chronicles, district records
几个拿枪的敌人被方志敏的凛然正气吓呆了。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方志敏烈士对党赤胆忠心。
方志敏执行了毛*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针对当时赣东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集中兵力,争取主动,打不打操之于我”。
方志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方志敏烈士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方志敏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方志敏在狱中大义凛然,至死不屈。
方志敏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