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谓平民百姓的饮食。客居;寄食。
辞典解释
旅食 lǚ shí ㄌㄩˇ ㄕˊ
古代尚未正式受禄的官员。
《仪礼.燕礼》:「士旅食者,立乎门西东上。」
寄食他乡作客。有客处的意思。
宋.戴复古〈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旅】:1.在外地做客;旅行:旅客。旅途。旅日侨胞。旅京同学会。2.旅行的人;离家在外的人:行旅。商旅。3.同“
稆”。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下辖若干营。5.指军队:劲旅。军旅之事。6.共同:旅进旅退。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 旅食的读音是:lǚ shí,旅食的意思:旅食 旅食,汉语词语, 拼音:lǚ shí 释义:主要有三种释义,1、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2、谓平民百姓的饮食,3、客居、寄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