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祭供时焚化用的纸钱。镪,钱贯,引申为钱。
辞典解释
楮镪 chǔ qiǎng ㄔㄨˇ ㄑㄧㄤˇ
镪,钱币。楮镪指祭祀时所用的纸钱。
宋.洪迈〈鬼国记〉:「移时宴罢,乃焚烧楮镪,渐次闻人哭声。」
《金瓶梅.第五七回》:「咱闻那佛祖西天,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
也称为「楮钱」。
【楮】:1.也叫榖。通称构树。落叶乔木。叶似桑叶而粗糙,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树皮可造纸,叶可作猪饲料。2.纸的代称:楮墨。
【鏹】:[qiǎng]1.成串的錢。2.指錢幣。3.銀子或銀錠。[qiāng]見“鏹水”。
* 楮鏹的读音是:chǔ qiǎng,楮鏹的意思:楮镪 楮镪,指祭供时焚化用的纸钱。语出宋·洪迈《鬼国记》“移时宴罢,乃焚烧楮镪,渐次闻人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