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 tuōtāi
(1) [be reborn]∶道教语。谓脱去凡胎
脱胎成仙
(2) [emerge from the womb of]∶指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
封建社会是从奴隶社会脱胎而来的
道家指脱去凡胎而成仙。
《红楼梦.第一○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如宋时李清照〈一翦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乃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事,无计相回避」。此种诗文上的模仿即属脱胎现象。
痛苦也有它的庄严,能够使俗人脱胎换骨。要做到这一步,只要做人真实就行。
稻谷脱胎换骨变成一种称作米的物质,空气一般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
经过两年的劳动改造,他已脱胎换骨。
骗人!脱胎换骨太难受,还不如重新投胎做人……
恋爱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
任何过程,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疑幻疑真,如半脱胎的玉,最好。
经过党的教育,他决心脱胎换骨,弃恶从善。
他决心今后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经过老师细心调教后,这些问题学生如今都已脱胎换骨,成为好学生。
正是通过受苦,我们才脱胎换骨,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