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 huāngnián
[famine year;year of bad harvest] 农业欠收之年
遭逢水灾或旱灾,因而没有收成的年岁。
《儒林外史.第四○回》:「像这旱地,百姓一遇荒年,就不能收粮食了,须是兴起些水利来。」
德语 Hungerjahr (S)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民谚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民谚
在旧社会,一遇到荒年,穷苦人便背井离乡,到各处去讨饭。
解放前,每逢荒年,农民饥寒交迫,农村里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
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急需粮食渡过荒年。
灾荒年景,一些慈善机构总要向遭难的农民进行施舍。
这年又是荒年,每日又要走路,一路上人烟零落,无处买东西吃……这些兵倒弄成了个枵腹从公了。
土地富饶粮丰产,百姓个个笑开颜。灾荒年月不用愁,仓里粮食万万千。祖祖辈辈多辛苦,开垦荒地成良田。后代子孙怎能忘,破坏耕地建房产?全国土地日,大力宣传,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一粒米并不多,人人节约可解难,灾荒年月保平安;一滴水似无用,人人节约可成河,浇灌田地解干渴。世界勤俭日,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灾荒年月,饿死的黔首成千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