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聋发聩的意思 昭聋发聩的读音和出处

    • zhāo
    • lóng
    • kuì
    成语名称:
    昭聋发聩
    成语拼音:
    [zhāo lóng fā kuì]
    成语解释: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成语出处:
    《天讨·望帝》:“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炤聾發聵
    英文翻译:
    To be deaf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昭聋发聩”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能够 听到 比喻 语言 文字 极大 糊涂 麻木 清醒 过来
    更多含义:
    “昭聋发聩”应作“振聋发聩”,指言论或行动使人警醒,多用于思想启蒙或重大警示,如惊雷般唤醒麻木者。“醍醐灌顶”侧重瞬间领悟真理后的透彻感,常用于受高人点拨后的豁然开朗。“发人深省”强调语言或事件引发深刻反思,对象多为具体现象或道理。“当头棒喝”原为禅宗教化方式,现指严厉警示使人醒悟,语气更为直接尖锐。“震耳欲聋”仅描述声音巨大,无警醒含义。“暮鼓晨钟”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言语,但侧重持续性的规劝作用。各词差异在于作用力度,适用对象及语境侧重,振聋发聩更具思想冲击性,醍醐灌顶突出顿悟体验,发人深省偏重引发思考,当头棒喝强调警示强度。

    “昭聋发聩”的单字解释

    】:1.明显;显著:昭彰。昭著。2.表明;显示:以昭信守。3.姓。
    】: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聋哑。耳聋眼花。
    】:[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耳聋:振聋发聩。

    “昭聋发聩”的近义词

    “昭聋发聩”的相关成语

    “昭聋发聩”的关联成语

    * 昭聋发聩的意思 昭聋发聩的成语解释 昭聋发聩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