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321

    十六着,走为上着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成语解释:
    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322

    十鼠同穴

    成语拼音:
    shí shǔ tóng xué
    成语解释: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323

    牲五鼎

    成语拼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成语解释: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成语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324

    头六面

    成语拼音:
    sān tóu liù miàn
    成语解释: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成语出处:
    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
    325

    头两绪

    成语拼音:
    sān tóu liǎng xù
    成语解释: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头两绪。”
    326

    头六证

    成语拼音:
    sān tóu liù zhèng
    成语解释:
    众多的人证。
    成语出处:
    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327

    窝两块

    成语拼音:
    sān wō liǎng kuài
    成语解释:
    ①谓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常言道说得好,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着就抹着,如何没些气儿。”
    328

    事无不成

    成语拼音: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回:“常言道,事无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
    329

    下五除二

    成语拼音:
    sān xià wǔ chú èr
    成语解释: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330

    月不知肉味

    成语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
    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月不知肉味。”
    331

    灾八难

    成语拼音:
    sān zāi bā nàn
    成语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332

    征七辟

    成语拼音:
    sān zhēng qī bì
    成语解释:
    、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成语出处:
    《晋书·王褒传》:“于是隐居教授,征七辟,皆不就。”
    333

    智五猜

    成语拼音:
    sān zhì wǔ cāi
    成语解释:
    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334

    退避

    成语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成语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十里。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舍。”
    335

    汤去

    成语拼音:
    tāng qù sān miàn
    成语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面”泛言普施仁德。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336

    挨四

    成语拼音:
    tuī sān āi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挨四,还打官话。”
    337

    宕四

    成语拼音:
    tuī sān dàng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338

    拉四

    成语拼音:
    tuī sān lā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拉四的。”
    339

    窝四

    成语拼音:
    tiǎo sān wō sì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会挑窝四的。”
    340

    窝四

    成语拼音:
    tiáo sān wō sì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窝四的。”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