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301

    含垢藏疾

    成语拼音:
    hán gǒu cáng jí
    成语解释: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坏事。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302

    含垢忍辱

    成语拼音:
    hán gòu rěn rǔ
    成语解释: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303

    毫厘不爽

    成语拼音:
    háo lí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304

    海中捞月

    成语拼音:
    hǎi zhōng lāo yuè
    成语解释:
    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成语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送在别处去了。”
    305

    襟怀坦白

    成语拼音:
    jīn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
    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306

    救经引足

    成语拼音:
    jiù jīng yǐn zú
    成语解释: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307

    急流勇退

    成语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成语解释:
    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
    308

    交浅言深

    成语拼音:
    jiāo qiǎn yán shēn
    成语解释:
    跟交情浅的谈心里话。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309

    集思广益

    成语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310

    集思广议

    成语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谓集中众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成语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311

    就事论事

    成语拼音:
    jiù shì lùn shì
    成语解释:
    就:按照。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
    成语出处:
    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312

    及时行乐

    成语拼音:
    jí shí xíng lè
    成语解释: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成语出处: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313

    将心比心

    成语拼音:
    jiāng xīn bǐ xīn
    成语解释: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着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314

    旅进旅退

    成语拼音:
    lǚ jìn lǚ tuì
    成语解释:
    旅:共,同。与众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成语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315

    李下瓜田

    成语拼音:
    lǐ xià guā tián
    成语解释: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成语出处:
    《北史 袁翻传》:“瓜田李下,古所慎。”
    316

    溜之大吉

    成语拼音:
    liū zhī dà jí
    成语解释:
    溜:趁不注意偷偷地跑掉。吉:吉利;吉祥。偷偷地跑掉妙。指溜掉了事。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帮他几个,其中一班势利小,早已溜之大吉。”
    317

    密锣紧鼓

    成语拼音:
    mì luó jǐn gǔ
    成语解释: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配合某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成语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
    318

    没轻没重

    成语拼音:
    méi qīng méi zhòng
    成语解释: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319

    满腔热枕

    成语拼音:
    mǎn qiāng rè chén
    成语解释: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成语出处: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320

    明哲保身

    成语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语解释: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了个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