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161

    旧调重弹

    成语拼音:
    jiù diào chóng tán
    成语解释: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成语出处: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162

    洁清自矢

    成语拼音:
    jié qīng zì shǐ
    成语解释: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成语出处:
    《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能。”
    163

    洁身自好

    成语拼音:
    jié shēn zì hào
    成语解释: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的利益。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洁身自好之士。”
    164

    举枉措直

    成语拼音:
    jǔ wǎng cuò zhí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65

    举直措枉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166

    截趾适履

    成语拼音:
    jié zhǐ shì lǚ
    成语解释: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成语出处:
    刘师培《补》:“若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167

    量力而行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168

    鲁莽灭裂

    成语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成语出处:
    《庄子·则阳》:“君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169

    卤莽灭裂

    成语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昔予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170

    量体裁衣

    成语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171

    墨守成规

    成语拼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成语解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准的也。”
    172

    逆耳利行

    成语拼音:
    nì ěr lì xíng
    成语解释: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
    成语出处:
    《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173

    弄巧成拙

    成语拼音: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语解释: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蛇画足。”
    174

    宁缺勿滥

    成语拼音:
    níng quē wù làn
    成语解释:
    滥:不加选择,过度,过多。宁可少些,不要不顾质量地求多。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175

    排斥异己

    成语拼音:
    pái chì yì jǐ
    成语解释:
    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又作“排除异己。”
    成语出处:
    《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176

    奇耻大辱

    成语拼音:
    qí chǐ dà rǔ
    成语解释:
    奇:罕见的。极大的耻辱;罕见的耻辱。
    成语出处:
    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177

    清风峻节

    成语拼音:
    qīng fēng jùn jié
    成语解释: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成语出处:
    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一时所畏。”
    178

    巧立名目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成语解释: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成语出处: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册外,私自收受。”
    179

    全身远害

    成语拼音:
    quán shēn yuǎn hài
    成语解释: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成语出处: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180

    事不关己

    成语拼音:
    shì bù guān jǐ
    成语解释: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成语出处:
    《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