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201

    作壁上观

    成语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成语解释: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202

    铸成大错

    成语拼音:
    zhù chéng dà cuò
    成语解释: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此错也。”
    203

    执两用中

    成语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语解释:
    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舜乎?”
    204

    纵曲枉直

    成语拼音:
    zòng qǔ wǎng zhí
    成语解释:
    指纵容有错误的却冤枉正直的。形容不主持正义。
    成语出处:
    《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私,刑加无辜。”
    205

    遵时养晦

    成语拼音:
    zūn shí yǎng huì
    成语解释: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206

    遵养时晦

    成语拼音:
    zūn yǎng shí huì
    成语解释: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
    《诗经 周讼 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207

    中庸之道

    成语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成语解释: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
    208

    旧辙

    成语拼音:
    dǎo rén jiù zhé
    成语解释:
    辙:车迹,指道路。走别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云亦云。
    成语出处:
    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笑亦笑。”
    209

    盗怨主

    成语拼音:
    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奸恶的怨恨正直的。同“盗憎主”。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210

    盗憎主

    成语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
    :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憎恨正直的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211

    不犯我,我不犯

    成语拼音:
    rén bù fàn wǒ,wǒ bù fàn rén
    成语解释:
    犯:侵犯。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家。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政策》:“对于国民党军队,应继续采取不犯我,我不犯的政策,尽量地发展交朋友的工作。”
    212

    言籍籍

    成语拼音:
    rén yán jí jí
    成语解释:
    们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言籍籍,归怨相公。”
    213

    视若路

    成语拼音:
    shì ruò lù rén
    成语解释: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指与亲或熟非常疏远。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漫然视若路,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214

    顺水

    成语拼音:
    shùn shuǐ rén qíng
    成语解释:
    利用机会顺便给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情。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情。”
    215

    废言

    成语拼音:
    yǐ rén fèi yán
    成语解释:
    由于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不以废言。”
    216

    曾参杀

    成语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告曾子母曰:‘曾参杀。’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织自若。”
    217

    矮子看戏

    成语拼音:
    ǎi zǐ kàn xì
    成语解释: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看戏一般,见前面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218

    备而不用

    成语拼音:
    bèi ér bù yòng
    成语解释: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成语出处:
    清 吴趼《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可就死了不少。”
    219

    存而不论

    成语拼音:
    cún ér bù lùn
    成语解释:
    存:保留;论:讨论。把问题保留起来;暂不加论述或讨论。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六合之外,圣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论而不议。”
    220

    东挪西借

    成语拼音:
    dōng nuó xī jiè
    成语解释:
    指到处挪借款项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家。”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