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品质的成语 (1109个)

    241

    不眨眼

    成语拼音:
    shā rén bù zhǎ yǎn
    成语解释: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不眨眼将军乎?”
    242

    灭口

    成语拼音:
    shā rén miè kǒu
    成语解释:
    杀害证以毁灭口供
    成语出处: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243

    生死不渝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bù yú
    成语解释:
    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成语出处: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然其先必有数十或数百,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244

    识文断字

    成语拼音:
    shí wén duàn zì
    成语解释:
    知晓文字。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家识文断字的儿呢?别抡荤,看家笑话。”
    245

    肆无忌惮

    成语拼音:
    sì wú jì dàn
    成语解释: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之中庸也;小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246

    师心自用

    成语拼音:
    shī xīn zì yòng
    成语解释:
    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出处: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247

    弹斤估两

    成语拼音:
    tán jīn gū liǎng
    成语解释:
    形容掂量轻重。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喝采。”
    248

    下水

    成语拼音:
    tuō rén xià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勉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成语出处:
    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249

    微不足道

    成语拼音:
    wēi bù zú dào
    成语解释: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成语出处:
    清 阎尔梅《白耷山文集》:“又好读古书,遇古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250

    为虎傅翼

    成语拼音:
    wèi hǔ fù yì
    成语解释: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增加恶的势力。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寤敬》:“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而食。”
    251

    无孔不入

    成语拼音:
    wú kǒng bù rù
    成语解释:
    孔:小洞。有空子就钻。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去活动。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况且上海办捐的,钻头觅缝,无孔不入,设或耽搁下来,被家弄了进去,岂不是悔之不及。”
    252

    徇国忘身

    成语拼音:
    xùn guó wàng shēn
    成语解释: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253

    心狠手辣

    成语拼音:
    xīn hěn shǒu là
    成语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成语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254

    虚己受

    成语拼音:
    xū jǐ shòu rén
    成语解释:
    虚心接受他的意见。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
    255

    下井投石

    成语拼音:
    xià jǐng tóu shí
    成语解释:
    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256

    惜老怜贫

    成语拼音:
    xī lǎo lián pín
    成语解释:
    惜:爱惜;怜:哀怜;同情。爱护老年;怜悯穷苦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们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
    257

    恤老怜贫

    成语拼音:
    xù lǎo lián pín
    成语解释:
    周济老,怜惜穷
    成语出处: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258

    一板三眼

    成语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
    成语解释: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成语出处:
    清 吴趼《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259

    忧国忧民

    成语拼音:
    yōu guó yōu mín
    成语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民的命运而担忧。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60

    耳目

    成语拼音:
    yǎn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
    掩:遮盖。堵住家耳朵;遮着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
    成语出处: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之耳目,不可得也。”
    * 人物品质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