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品质的成语 (1109个)

    261

    一如既往

    成语拼音:
    yī rú jì wǎng
    成语解释: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成语出处: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262

    摇尾乞怜

    成语拼音:
    yáo wěi qǐ lián
    成语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263

    纵横驰骋

    成语拼音: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成语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成语出处:
    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
    264

    折节下士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屈己下,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265

    众口铄金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66

    自力更生

    成语拼音:
    zì lì g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267

    自命清高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成语解释: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
    268

    耳目

    成语拼音:
    zhē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
    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耳目。”
    269

    不到黄河心不死

    成语拼音: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成语解释: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语出处:
    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270

    八斗之才

    成语拼音:
    bā dǒu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成语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271

    不骄不躁

    成语拼音:
    bù jiāo bù zào
    成语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272

    搬口弄舌

    成语拼音:
    bān kǒu nòng shé
    成语解释: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273

    博览群书

    成语拼音:
    bó lǎn qún shū
    成语解释: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成语出处: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274

    不欺暗室

    成语拼音:
    bù qī àn shì
    成语解释:
    欺:欺骗自己;暗室: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的事。
    成语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275

    白首穷经

    成语拼音: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成语解释: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成语出处: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
    276

    半推半就

    成语拼音:
    bàn tuī bàn jiù
    成语解释: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277

    博闻强记

    成语拼音:
    bó wén qiáng jì
    成语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278

    百无一用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yòng
    成语解释: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
    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279

    秉烛夜游

    成语拼音:
    bǐng zhú yè yóu
    成语解释: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成语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280

    踌躇不决

    成语拼音:
    chóu chú bù jué
    成语解释: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 人物品质的成语

热门推荐